消化不良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症状,
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
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的“脘痞”、
“胃痛”、“嘈杂”等范畴,
其病在胃,涉及肝脾等脏器,宜辨证施治,
予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消食导滞等法调理。
1.消化不良症状解读
功能性
消化不良
由于早期影响较小,人们往往不能对其引起重视,而且对于其症状表现,也知之甚少。
一、上腹痛
上腹痛为常见症状,部分以上腹痛为主。多无规律性,与进食有关,表现为饱痛,进食后缓解,或表现为餐后0.5-3.0小时之间腹痛持续存在。
二、早饱,腹胀,嗳气
早饱,腹胀,嗳气亦为常见症状。早饱是指进食后不久即有饱感,进食明显减少。上腹胀多发生于餐后,或呈持续性进餐后加重。早饱满和上腹胀常驻伴有嗳气。
三、其他症状
不少消化不良人群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这些症状在部分患者与恐癌心理有关。
2.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的分型
1)肝气郁结--胃肠节律功能的紊乱、精神的焦虑和紧张
中医认为肝具有疏泄的功能,正常疏泄则能保障情志的舒畅,气血的流动和消化的渐旺。
肝失疏泄,气机阻滞,横逆犯胃,中焦气滞,胃失和降,出现上腹部疼痛、痞满、嗳气等症。心理因素和消化不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2)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功能低下,胃肠运动迟缓
脾胃主运化和四肢肌肉,主要包括消化和运动系统,消化功能的紊乱归根到底是脾胃的功能失常。一旦脾胃气机升降发生错乱,则必然会出现消化能力的减退和运动功能的紊乱。
3)食(湿)滞胃脘--胃排空障碍
即饮食停滞和湿浊的阻滞,多由于饮食不节,饥饱失调,或因暴饮暴食,反复伤胃,食阻胃肠难化,阻滞气机,升降失常,或有脾胃素弱的基础,不能正常运化,难以纳食、消化、吸收和排空,所以导致饮食的停滞,也易酿生湿浊之邪,蕴结于脾胃,使气机升降失常,痞结不开,表现为痞满之证。
3.胃肠疾病要当心
杂粮
五谷
全谷物有助于消化。纤维保持肠的规律性运动,防止便秘,腹泻以及疼痛的问题。帮助消化,有利于更好地吸收营养物,更有可能加强人体的免疫系统。
饭后不要做这4件事
让胃部健康起来
吃完饭马上吃水果
很多人觉得饭后需要吃一些水果,这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其实恰恰相反,饭后马上吃水果是非常不好的。
首先,刚吃完饭胃里的食物还没有来得及消化,这时候吃水果会增大肠胃的负担,其次,水果是清凉的食物,饭后立即吃水果很容易导致肠胃受凉,最后,水果和饭菜是完全不同的食物,两者在一起会使肠胃功能紊乱,导致消化不良。建议大家在饭后一小时后再吃水果。
吃完饭就睡觉
由于现在大家的工作学习压力都非常大,生活节奏的变快必然会导致休息时间不足,因此,很多人在吃完饭会马上睡觉来休息一会儿,但其实这种做法对肠胃是没有好处的。
饭后马上躺下睡觉,是不利于肠胃蠕动的,食物无法消化,在醒后很容易感到胃疼,长期如此,肠胃就会受到损害。
吃完饭马上洗澡
洗澡可以缓解身体的疲劳,因此,很多人在吃完饭后会马上洗澡,这听上去是非常舒服的,既补充了体力能量,有缓解了身体疲劳,其实这是不对的。
因为洗澡的时候,皮肤表面的毛孔就会张开,身体血流量增加,就必然会使得胃部血流量减少,这对食物的消化是非常不利的,很容易导致消化不良。
饭后喝冷饮
很多人喜欢在夏天喝冷饮,尤其是饭后身体感觉十分燥热,喝上一杯冷饮可以快速降温,虽然冷饮可以给我们带来凉爽,但同时也会给肠胃带来负担。
因为冷饮对胃部的刺激是非常大的,如果饭后立即喝冷饮就会导致胃部动力减弱,进而就会引发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情况。
很多饭后的不良习惯都会导致消化不良,这对身体是非常不利的,只有养成良好的饭后习惯,才能和消化不良说再见。
第一,吃完饭可以去散步,散步可以帮助肠胃消化,更利于食物的吸收。
第二,吃完饭马上去漱口,饭后口腔中会残留很多的食物残渣,及时漱口既能清除残渣,还能防止蛀牙出现。
第三,饭后可以轻轻按摩肚子,顺时针在肚子上打圈有助于食物更好的消化和吸收。
白云山陈李济胃疡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