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孩子是奶奶的想让婆婆带孩子,先把

睡到半夜,对面楼上的倩倩和大伟又吵了起来,吵架的原因还是因为带孩子的事情。倩倩生孩子后想叫婆婆来带,婆婆平时清闲惯了,退休以后不是跟老姐妹们唱歌跳舞,就是成群结队的出去旅游。婆婆不来带孩子,倩倩就不能上班,只好辞职在家自己带。年轻人花钱大手大脚的惯了,倩倩不上班花钱靠大伟,看到倩倩不上班了还快递依然一个接一个的收,大伟就提醒倩倩乱七八糟不该买的东西不能随便买了,现在的收入不同从前。大伟本来只是提醒,倩倩听后立即火冒三丈大吼:“我买怎么啦,我买的都是乱七八糟的东西吗?收入少又不是我的错,谁叫你妈不给带孩子的。”“你不上班关我妈什么事,我妈就该带孩子是吗?你妈不也闲着没事吗,你怎么不说你妈!”听到他们的争吵,突然又想起了群里大家的议论,婆婆该不该帮忙带孩子是新手妈妈们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大家热议的焦点。对婆婆该不该帮忙带孩子各有各的看法,综合大家的议论发现一般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婆婆该帮忙带孩子。因为年轻人工作忙,婆婆退休了又没有什么事,不帮忙带孩子干什么去!第二种说法是,婆婆不该帮忙带孩子,理由是婆婆把自己的子女养大已经完成了任务,婆婆辛辛苦苦一辈子,现在退休了就要舒舒心心地安度晚年,也是正常的。婆婆帮不帮忙带孩子,年轻人都要先想清楚如下几点:1、婆婆没有带孩子的义务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娶个媳妇是钱买的,生了孩子是他奶的。”其实,这种说法大错特错。养育孩子本来就是父母的责任,哪有生了孩子是他奶的之理。当初老人为了养育自己的孩子就已经操碎了心,现在孩子长大了本来应该报答父母了,不但不能陪伴还要让老人帮忙带孩子,以情以理也说不过去呀!现在年轻人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老人没有给年轻人带孩子的义务,老人愿意带孩子是年轻人的福分,老人不愿带也没有责怪的权利。我也是个婆婆,我个人认为婆婆帮不帮忙年轻人带孩子,没有该不该的问题,只有条件许不许可或愿不愿意。因为养儿育女本身就是父母的责任,婆婆如果身体健壮有能力带孩子,婆婆自己又愿意给年轻人帮忙,这样婆婆就帮忙带带孩子,一方面帮了年轻人的忙,另一方面也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假如婆婆身体不太好,或者婆婆即使身体好,婆婆劳累了一辈子,退休后想趁着身体好能走动,准备约上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跟自己老伴四处走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老年人想过自己的生活,也没有什么非议,即使年轻人再忙也不能强迫老人帮忙带孩子。2、婆婆不对的地方不能抱怨责怪我有一个邻居,儿子媳妇在省城,儿媳生孩子后婆婆过去帮忙,一个月子伺候下来婆婆瘦了好几斤肉。婆婆在儿子家不敢说,回来跟老伴诉苦才知道,原来儿媳是南方人,不习惯婆婆做的北方饭菜,还爱干净;婆婆问儿媳想吃什么她学着做,虽然婆婆尽力了儿媳还是不满意,整天摔摔打打的甩脸子。有几次,就因婆婆灶台没弄干净,儿媳拽着婆婆的手摇晃着大吼倒:“你就不能这样、这样、这样使劲多蹭几下吗?”婆婆当时被气个半死也不敢对儿子说。虽然像这样过分的儿媳比较少,但是因为看不惯婆婆做事而抱怨责怪的比比皆是。奉劝这样的年轻人,老人也有自己的想法:“金窝银窝赶不上自己的狗窝”,儿子家里条件再好,婆婆都没有在自己家心情舒畅,就算儿媳不责怪婆婆都够委屈的了,如果儿媳再挑三拣四婆婆还有住下去的理由吗?所以,要想让婆婆帮忙带孩子,婆婆做得不对的地方可以和颜悦色地跟婆婆说,不可责怪和抱怨。3、婆婆帮忙带孩子要知道感恩前面已经说过了,婆婆能给年轻人带孩子是年轻人的福分,所以年轻人要正确看待,不能把老人的付出看作是理所应当,而是要学会感恩。这里的感恩不是让你整天把感恩放在嘴边,而是要在平时生活中体现出来。比如:在婆婆帮忙带孩子的时候,年轻人要懂得心疼婆婆。婆婆毕竟年龄大了,带孩子不容易,年轻人下班回到家要主动承担家务,就算婆婆愿意做饭,自己也要给婆婆搭把手,不能以工作累为由心安理得地坐享其成。吃过饭,婆婆带孩子,年轻人要主动打扫战场、洗刷碗筷,不能什么事情都等着婆婆去做,婆婆不是保姆,没有伺候年轻人的义务。要知道婆婆是儿媳老公的妈,儿媳不心疼还有人心疼呢,聪明的儿媳大都会对婆婆的好胜过她儿子。4、要学会沟通有话说当面我有一个好友琳琳,继母又给她送来一包馒头,琳琳咬了一口很酸,老公有胃病更不能吃扔掉又可惜,于是就送给门卫李老伯喂猪。第二天,继母在电话里说馒头的事,琳琳想继母做馒头很辛苦,没等继母话出口琳琳就连声说好吃。谁知继母一个劲地解释说面发过了,做好后没尝就送过来了婆婆还说改天再重做给他们送来。不久,继母上街时正好碰到门卫的李老伯,想不到李老伯把琳琳送酸馒头的事说了,为此继母很伤心。   星期天,琳琳和老公去看望老人,刚到门口就听到父亲正和继母说着什么,琳琳就站在门口静听。继母说:“他们毕竟不是我身上掉下的肉,鸡毛永远也安不到鸭身上。”父亲说:“是你多心了,孩子很喜欢你的。”继母说:“我多心?你想,如果我是他们的亲娘,馒头酸了他们肯定抱怨,可是他们不但不抱怨,还说馒头好吃,这分明把我当成外人嘛。”听着父亲和继母的对话,琳琳站在门口进退两难。 中午,琳琳就利用和继母做饭的机会把事情说明后,继母也说了心里的想法,那一刻琳琳和继母从心底发出了爽朗的笑。这个真实的故事告诉大家,如果让婆婆带孩子,和老人住在有话就要当妈说,不能窝在心里;如果自己沟通不畅的时候,也可以通过丈夫去沟通。人常说:“话是开心的钥匙”,只有学会沟通才能减少误会,家庭中的许多矛盾都是因为缺乏沟通引起的。(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联系即删)PS:智慧奶奶:站过十年讲台,从事教学研究三十多年的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多平台邀约优质育儿领域原创作者。现在是两个孙子的奶奶,专注养儿育女的教育。希望这篇分享对您有所帮助。喜欢我文章的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gangrenjia.net/jbby/117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