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病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
现在人们虽然注重养生,但是近几年疾病照样泛滥,有一种叫幽门螺旋杆菌的东西降临在人们的生活中。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年全球有万人死于癌症,其中75万余人死于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与正常人相比可增加4-6倍。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一般会出现以下这五种情况1、经常胃部会出现反酸、烧心的症状;
2、刚吃完饭会觉得恶心、腹胀、不舒服等;
3、如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严重可能会导致胃炎发生;
4、肠胃不舒服一般会出现口臭,因为肠道不消化,细菌会从口中发散出来;
5、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会越来越瘦。如果你被该细菌感染,这时一定要控制饮食,不吃辛辣刺激难消化食物,不吃油腻,戒烟酒,得了肠胃炎,一旦饮食不合理,就会导致患者腹痛加剧。还要有一个好睡眠,并保持心情舒畅,这样才能抑制病情的恶化。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要不要治疗?
已经发布的《幽门螺旋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炎定义为一种传染性疾病,建议进行根除性治疗。但也有专家提出不同的意见,认为幽门螺杆菌杀不杀、怎么杀,还是要分人群、分症状,不能一概而论。其中以下7类人群要特别注意:
第1类
患有消化性溃疡人群。因为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溃疡和导致溃疡复发的原因。如果不杀幽门螺杆菌,即便溃疡治好了,过一段时间也会复发。
第2类
胃癌患者或有胃癌家族史人群。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发胃癌的一个因素。
第3类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幽门螺杆菌可引起胃黏膜损伤,导致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腺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其中高达90%以上的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中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
第4类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的人。阿司匹林是一类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其具有止痛、抗炎、退热以及使血小板粘附力降低的药物,但其同时也会副作用,最常发生的就是损坏患者的肠胃。而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患者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临床上很多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往往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和幽门螺杆菌均是导致溃疡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会协同作用。
第5类
胃食管反流的人。这类患者需要长期吃抑酸的药物,胃里的pH值降低,有利于幽门螺杆菌的生长。
第6类
感染幽门螺杆菌之后有明显症状,比如胀气,吃少量东西有饱腹感,或者主观上特别担心的人也可考虑杀菌,但有些人杀菌后症状不一定会缓解。抗菌药的使用要力求一次就把细菌杀死,此外还要在改善卫生习惯、饮食睡眠、胃部稳定环境等方面入手,加强身体的抵抗力,避免过度医疗。
由于是否杀菌治疗还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因此建议有上述医院就诊,听取医生建议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根除治疗。
注:现在签约乐信堂健康到家服务,即可享受幽门螺杆菌检测,预约电话-。
如果感染者年纪不大,可以积极治疗,因为长期的慢性感染可能会引起胃癌的风险增高。但对于岁数较大的感染者,由于根除治疗需要合并多种药物,感染者可能还有其他比较严重的慢性疾病,治疗的风险可能超过患者的受益。况且,这个细菌真正致病的话,也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所以对于年纪大、没有胃部不适或胃镜检查正常的感染者,不一定需要进行根除治疗。
因此检测出阳性的患者,不用谈菌色变,而是应及时就医检查,听从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