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咸鱼怀梦(点击播放按钮后,即可拖动进度条)
病人
穗积○一、男性、三十二岁、法学士。
过去病史
学生时代练习过剑术、柔术、角力,身体健壮,但自两年前起上腹部屡感疼痛,以为是胃酸过多症。
本年四月初起,食后上腹部疼痛剧烈起来,食欲不振,衰弱得厉害。
五月初以来似感冒,有37度以上的微热,亦有咳嗽咯痰。
睡眠不安,极感疲倦,就一直躺在床上。
目下大便顺畅,每日一次。
现症
一九三三年六月十八日往诊。病人体型看似强壮,但身体却非常弱。自称较平常时减了14斤之多。
腹诊,上腹部,尤以上脘、中脘一带有压痛,左右胸胁苦满,以一般程度按压不容、期门、日月一带都疼痛难熬。
又左右的侧胸部压痛亦强,为柴胡汤证候。
诊背部,肾腧、京门虽亦有压痛,而比较起来,自第七胸椎至第十一胸椎为止的椎骨上及其左右五分乃至一寸五分处压痛极烈,即以指头触诊也痛得受不了。
治疗
因身体衰弱,仅灸中脘、上脘、左阳池与肝腧、筋缩、身柱、风门、曲池、阳陵泉、太谿。
因有微热并似感冒故灸风门,未灸足三里是因其有胃酸过多倾向之故。
以米粒大的艾炷各灸五壮。
经过
约半月后的七月二日往诊。经过尚佳,而胃痛未十分减轻,食欲略增。依然是柴胡汤证候,我(代田文志)直觉感到这是个相当难治的病。在腹部加梁门、水分。
在背部变更灸穴如下图。特别是左脾根穴有压痛故加灸。还有,病人当时在服用柴陷龟甲汤。
七月三十一日往诊。经过尚佳,但依然胸胁苦满。一次用粥一碗,仅食蔬菜。本日加右期门,变更左脾根。复向肾腧、胃仓、膈腧施针。
八月四日来信称胃痛略减,食欲增加,问我(代田文志)可否增加食量。信中告知他当时所用食物有糙米、面包、萝卜、海带、豆腐、白菜、水果等。
我(代田文志)复信道若是少吃都可以吃。来信并称自七月六日起服某中医研究家处方的橘皮半夏汤两星期,其后十天当中服柴陷桔梗龟甲汤,目前正服大柴胡汤及肠胃药中。我(代田文志)复信道某氏处方可少服。
八月三十一日诊。经过佳而期门有压痛,睡眠不好,齿痛。加厥阴腧、左期门,去肺腧、左梁门。复针左右期门,亦向背部认为有必要的数穴施针。
九月初稍能起床,能作执笔等事。多少感疲乏。至十四日发热达三十七度八,夜三十八度。同日午后起即就床静卧。其后继续发热,晨三十六度五,正午三十七度五——三十八度,午后三十八度五——三十九度,总不见下降。至十七日止在上午施灸,十八日即停灸。不论是否施灸对体温并无变化。胃痛变强,饭量亦减,用粥食。
我(代田文志)回信嘱其延医师诊察。但数日后来信告知服用退热剂后热度虽退单似患感冒。
九月三十日往诊。据称自十七日以来停灸。体温正常。仍然胸胁苦满。即以前次施灸为基准,去肺腧、肾腧、肝腧、梁门、右期门、上脘,加风门、心腧、至阳、八椎下旁第一行、右脾根、三焦腧、次髎、中庭、不容、巨阙、左期门等穴。
十月十五日来信称热度在三十七度以内,精神较好亦有食欲。又称自九月二十九日起服药白姜汤加吴茱萸,十月六日起服柴胡桂枝干姜汤(服用后呕吐腹泻,仅服一次即停服),七日起服白枳汤,以后即继续服用此方——我(代田文志)见了此信,对某氏的中药治疗发生疑问,就通知他应断然中止再服药,而专志于灸疗。他回信称虽周围朋友劝他转地转医,而他坚决坚持灸疗。
十月二十五日来信称中止服药后胃痛反减,精神转好,食欲旺盛,起床时多,有时甚至乘汽车外出。证明了灸疗之至今未如理想地奏效是为药治所误之故。
十一月二日往诊。经过非常好,腹部压痛全失。去次髎,加大肠腧、肝腧第一行、八椎下。
十二月因某种原因未往诊。
次年二月四日诊。据称其后直到十二月几似已痊愈,不意到十二月终忽患感冒,有咳嗽咯痰。一月中似染感冒。医师诊断为肺炎。本日往诊,听出右肺尖部有噪音,未发热。
加右肺腧,去左期门。加灵台。手部加右尺泽、右少海。复依必要针刺背部诸穴。灸如下图。
三月二日诊。经过虽佳而体力尚不充沛。有食欲,渐加肉食。去天枢,加滑肉门。又加大抒以治肺炎。
三月三十日诊。经过极佳。天枢、滑肉门与期门均不要。去巨阙,加上脘。肺腧、风门、脾根现在均已不需要了。
其后每月诊察一次,仅略变更灸穴,经过顺利,恢复正常饮食,开始起床活动。体重亦渐增,同年秋增加了十四斤。
就这样痊愈了。以后仅在感觉疲乏时施灸。
代田文志
我想这个病例足资参考之点甚多,因为不厌祥记。医治途中我之所以断然将某氏的中药停用,因恐它扰乱病状。还有,这人虽中途被劝转医,而他始终坚信灸疗,因而才获得真正的治效。若是中途意志不坚或许终归不治亦未可知。对饮食营养悉心注意亦有关系。
一度患肺炎,而不久即愈。中府之灸治疗肺炎非常见效。
附记
其后未患过胃病。但因过度活动之故患过阑尾炎,亦患过肺结核。直至一九四二年大体健康。
奥易精医推理还原
复杂的案例
在整理案例的时候,我个人的想法是,这个患者本身的疾病可能很简单,停留在“少阳系统和肠胃”。但是,诊疗的过程中,不论是灸疗还是汉方的治疗,可能存在巨大的失误。尤其是患者先后服用的几次汤药,可能不仅没有治病,反而把问题搞复杂了。
代田文志先生在初期治疗的时候,其实也是束手无策,搞不清楚的,于是给予患者的就是最简单的全身灸疗。
为了简化整个过程,同时搞清楚患者究竟是什么疾病,我们只能从患者的自述中寻找答案。
首先,身体基础状况是非常不错的。而且,年纪也是30多,对于男性来说,就算是有肠胃系统的疾病,也是比较好治疗的。
其次,出现过类似“胃酸过多”的状况。但是,这个胃酸过多显然属于误诊。患者的主要症状是“上腹部剧烈疼痛”。
其次,患者的疾病其实累积了2年多,才寻求代田文志先生的灸疗。但是,代田文志先生并不是非常精通“汉方”。所以,很多诊断其实是记录不全的。很多结论,也有严重的偏差,比如他在原文中一直认为患者是“大柴胡汤”证。其实,这个可能是错误的。于是,奥易精医在原文中修订为“柴胡汤”症候。
最后,患者在代田文志处就诊的时候,除了腹部压痛之外,还有胸胁的压痛以及后背的压痛。
那么,就算是一般人,没有接触过中医的“传变”理论,也会想到,这不是就是病情恶化了么?
但是,这个体质健康的患者,如何有肠胃的问题,同时如何慢慢恶化的,这些原因,我们是不知道的。
疾病的传变(恶化)
在《黄帝内经》和百姓的普通认知中,我们都知道“百病风之始”的说法。但是,后续的疾病演变过程,很少有人搞懂。
所谓的百病风之始,是一句非常抽象的概括。在临床上,一点实际意义都没有。但是,毕竟这是一句古医经中的经典总结,而且人人都听得懂,所以,这五个字“百病风之始”,是“装X”神句。
人体的体表,被风寒(任何外因)侵袭,自然就会去抵抗。于是,发生在体表的问题,《伤寒论》就称为“太阳表证”。
抵抗外部问题后,有下面几种结果:治愈,维持,恶化。
如果是恶化,那么是如何恶化的?路径和程度如何?
人体是由内而外的臓腑经脉体系。如果体表的问题没有即时的解决,就会沿着对应的经脉,顺流而下,进入内部。
比如,后脖子,后背着凉的感冒,这种问题,就会进入“膀胱和肾”。再如,肌肉的问题,就会进入“肠胃”系统。女性经期感冒,就会进入子宫。这就是为何,奥易精医一直强调,感冒治不好,会有“肩周炎、胃病、痛经”等等后遗症。
那么,一个人体质健康,就意味着内部的抵抗能力强大,病邪难以循经而入。同时,如果一个人在生病期间,遇到了“拉肚子、腹泻”等问题,是不是表明“内部空虚”,那么,病邪就容易入侵内部。
所以,这个原本强壮的患者,能够有腹部的强烈疼痛,一定是内外结合之下导致的。比如,感冒了,同时还吃冰镇的食物,导致拉肚子腹泻。那么,外部的风寒,就顺着人体的经脉,入侵肠胃的中焦。从而,患者会在中脘部位,有痛感。
在病邪内陷后,会有“陷胸,心下痞和臓结”等不同结果。
其中,心下痞为病邪内陷比较浅的病症。臓结,是最严重的病症。
陷胸,也比较严重,但是,属于可以治疗的情况。
那么,什么是“陷胸”,有哪些具体的病症呢?
奥易精医根据《伤寒论》,总结的陷胸汤病症如下:
1.寸脉浮,关脉沉。
2.胸腹部内痛,剧痛。
3.胸部可能有凸起,角弓反张“柔痉”。
4.不可躺卧。
5.腹诊的压痛拒按区域非常大:从胸腔,到中焦,甚至肚脐附近。
误诊误治
从上述的病情分析中,我们得知,如果真的是“陷胸汤证”,那么,这个患者一定会病得严重,难受,但是,他竟然没有提及这一段病史,所以,从大概率上,他的病邪内陷就是可以容忍的程度。
那么,“陷胸汤”是不对症的治疗。
因为患者的痛区在胸腔,腹部和胸胁区域,所以,不太清楚《伤寒论》的医生,比如代田文志先生,很有可能仅仅凭借“胸胁痛”,就断定为柴胡汤证。最关键的是,代田文志先生一直是认定为大柴胡汤。可是,对于柴胡汤证来说,忽冷忽热的状况,患者和医生并没有留意。同时,这个患者的大便,是正常的。
换句话说,这个患者在病发后,误诊误治,是一直存在的:
1.误以为是胃酸过多。
2.误以为是大柴胡汤证。
3.误以为是陷胸汤证和柴胡汤证。
日本汉方,不一定很神
在我们过往的推送中,奥易精医一直强调,日本人研究我国的中医国粹有一千年,但是,这并不表明,日本人就完全掌握了中医。
有一些名家领悟了中医的精髓,从而名噪一时,这是非常可能的。但同时还会有很多的人,无法领悟中医的精髓,仅仅凭借汉方的民声来治病,于是,很多患者就会误服经方。
在这个案例初期,代田文志先生就对某些汉方诊所的诊疗方式提出过“少服”的建议:
某中医研究家处方的橘皮半夏汤两星期,其后十天当中服柴陷桔梗龟甲汤,目前正服大柴胡汤及肠胃药中。我(代田文志)复信道某氏处方可少服。
1.橘皮半夏汤,不是经方,功能是祛痰止咳的。
2.柴陷桔梗龟甲汤,不是经方,功能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柴胡汤和陷胸汤的合方,同时加入了其他药物,比如桔梗龟甲。
3.大柴胡汤,是经方,治疗胸胁苦满,而且是“火”邪的。
因为代田文志先生的建议,患者就停掉了内服药。可是,单纯的灸疗并没有解决患者的难题,胸胁满痛一直存在,而且患者后来还是有感冒复发,同时胃病发作。于是,这个患者依旧采用了内服汤剂的方式:
1.白姜汤加吴茱萸,非经方,从名称上是治疗胃病的。但是未查询到具体信息。
2.柴胡桂枝干姜汤。服用后呕吐腹泻,仅服一次即停服,这个汤方的使用需要非常熟悉《伤寒论》才可以。显然,服用就呕吐,表明医师就是开错了。
3.白枳汤,经方,治疗心下有积水的。
这一次,终于停药后,患者的腹痛反而减少了。后续的过程,其实才是真正的单纯的灸疗了。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我们其实发现这个患者的病情非常的复杂,治疗患者的这个汉方医生,频繁的误诊。于是,《伤寒论》中,关于“柴胡汤,陷胸汤,心下痞”等状况的辩证,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因为缺少患者的直接病症信息,我个人,只能猜测性质的认为,这个身体原本强壮的患者,可能因为自己的原因或者偶然的原因,导致了病邪下陷,但是绝对不是陷胸汤那么严重的问题。于是,患者的胃部,也就是中脘中焦区域,留下了病根。所以,患者才会有胃痛。这个病症,可以简要的理解为“心下痞”。同时,因为存在感冒、发热、咳痰,我们就可以知道,患者的胸腔其实也是有问题的。那么,这个状况其实也佐证了“病邪下陷”这个情况。
于是,最开始,汉方医师的止咳化痰药就可以理解其用意了。但是,医师很快发现,这个患者的状况很严重,胸胁满痛就出来了。因为搞不清楚柴胡汤和陷胸汤的区分,这个医师就随意的给了柴陷汤,同时加入了桔梗和龟甲。后期还让患者服用大柴胡汤。
因为一直没有准确的治疗患者,所以患者的胃病一直存在,这就是为何后期的汉方医师依旧给了胃病的药。
因为一直没有准确的治疗,各种误诊误治,患者的胃病开始慢慢的累积,甚至开始恶化,于是腹部的问题,才可能演变为胸胁甚至背部的问题。于是,才可能有腹部积水的白枳汤的出现。
所以,当误诊误治一直存在的时候,突然停掉这些“干扰甚至是恶化”因素,那么,在给予基础的灸疗,比如说中脘穴,其实就是在帮助患者了。
复杂的病情
其实,单一的疾病,是存在的。但是,更多的情况是,绝大多数人,是复杂的疾病。身体的状况很多,主要病症,次要病症,遗留的,潜伏的,可能都有。
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治疗的步骤,不分主次,就容易南辕北辙。在这个案例中,患者有胃病,没有治,竟然去化痰止咳。患者有胃病,医师误诊为柴胡汤或者陷胸汤,这些都是不分主次造成的。
换句话说,对身体进行全局的判断,然后再治疗,真的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真理。患者可能觉得是咳嗽,其实胃病更重。医师自己也不能在少阳和阳明之病搞不清楚的情况下,随意的给予“柴陷汤”。
频繁感冒,肺炎、肺结核
这个案例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患者非常容易感冒。而且,治疗不及时,就诱发了肺炎。甚至在后期,还检测出来了肺结核。
人体的感冒为何影响肺?又为何诱发肺炎甚至是肺结核?想必是患者和医师非常感兴趣的一点。
首先,人体的感冒,是常见的疾病。正常的人,扛着,不治,大部分是5-7天就好了。毕竟,人体自己是有抵抗力和恢复能力的。
其次,人体的感冒,是外感疾病。典型的状况就是怕冷,怕风,恶寒,鼻涕咳嗽等等。
所以,感冒,也就是《伤寒论》中的太阳表证,就是作用在“体表”的问题。
但是,《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的生理基础告诉我们,人体的表层,是由内层供应的。内外是一体的。人体的自愈能力,恢复能力,都是内部给予的。所以,桂枝汤,有了解表的药,桂枝,还有生姜和红枣,这就是巩固大本营“胃”的药物。
那么,假设一个患者,不论采用什么方式治疗普通的感冒发烧,在5天后,可能都会“表证消失”,但是,不能代表一定被治好。因为可能是自愈的,更可能,是病情进入内部了。或者说,潜伏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感冒虽然好了,咳痰、鼻涕,可能需要好多天。那么,鼻涕,痰液的残留,就会诱发其他的问题。
人体的表层皮毛,称为“太阳系统”。而在臓腑中,主管皮毛的,就是肺。所以,皮毛的问题,就会影响肺部。风寒会入侵肺腔。痰液和鼻涕,也是肺腔的累积。这就是为何,很多人感冒发烧治不好,拖延到一周后,去检查,发现肺腔有杂音,然后认定为肺炎的重要原因。
人体的经脉系统,大本营是中焦的胃。所以,胃不好的人,就容易感冒。
人体的经脉系统,无法抗衡外邪,病邪就会入侵中焦,造成胃病,或者准确的说,“心下痞”。
人体的真气/正气如果慢慢恢复,就会抵抗身体的病邪,于是,身体就会微微发热,同时表现出“伤寒表证”的现象。
人体的真气/正气如果慢慢减少,病情一定会越来越深,同时,真气/正气是中焦的肠胃供应的,表现的状况一定是“减重”。
上述就是为何很多人会反复感冒发烧的原因:
1.第一次的伤寒表证并没有治好。病邪入侵。
2.肠胃系统也存在问题。
3.正邪对抗,感冒频发。
可是,问题就在这里,在病邪的拉锯战中,身体不断的产生垃圾,也无法及时的清理。那么,垃圾,也就是鼻涕、痰液等等,就会积淀。于是,微生物就会大量的繁殖。如果遇到了一些传染性质的病菌,就会即刻爆发成严重的疾病。
那么,想要知道不论什么疾病有没有被治好的真正方式,并不是各类的检测报告,而是身体自己的前后对比。
任何的检测报告,都是片面的。肺结核检测没有结核杆菌,不代表下一次你就不会被感染。
但是,身体的症状,是不会骗人的。比如,鼻涕痰液是否还有。比如,胃部的消化能力。比如,一个正常人,真气/正气充足,是绝对不会凭空减重的。
于是,这个患者,一开始,就要按照“心下痞”的方式治疗胃病,强壮已经开始衰弱的大本营。然后,再辩证进行“少阳系统”的治疗。最后,还要清理患者肺部的残留,才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至于在治疗过程中的“感冒”反复,其实大可不必惊慌。一个人在正气充足的情况下,才是可以有“伤寒表证”的。如果,不去治疗胃病,而是治疗感冒,估计也是难以治好的。
在整理病例和分析的过程中,想必很多朋友会想起一句老话“肠胃是身体的后天之本”,以及会体验到“百病风之始”。这些古老的《医经》总结和民间的治疗经验,提供给我们的,绝对不是口头上的教训,而是要身体力行的养生法则。
一个再强壮的男人,只要有了胃病胃痛,就已经代表你不强壮了,身体的抵抗力和恢复能力,已经衰退了。如果,这个时候依旧执迷不悟,人为的拖延病情,同时还有误诊误治,那么,后续的过程,如果没有一丝丝的运气和强烈的毅力,恐怕强壮的身体只会一去不复返。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奥易精医版块。
胃好,啥都好
代田文志娉婷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