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山东省立医院东院胃肠外科主任靖昌庆

医院主任医师、山东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山东省普外分会肠内肠外营养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山东省普外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上消化道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多学科协作分会(MDT)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普外医师分会常委、山东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分会经肛内镜外科学组(TEM)委员、《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编委、《医学参考报》外科学频道、肿瘤学频道编委、《中华胃肠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通讯编委、《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通讯编委。

提起医院东院胃肠外科主任靖昌庆,熟悉他的人给了这些标签“年轻有为”“手术精巧”“谦虚仁爱”……手术、专家门诊、外出会诊、学术会议……这就是他的工作日常。记者在医院东院胃肠外科病房等到靖昌庆主任的时候,他刚刚完成当天的4台手术。虽然疲劳,但聊起采访主题“大肠癌”的时候,靖昌庆主任又变得精神抖擞、侃侃而谈了。

不是痔疮,是直肠癌

靖昌庆主任首先给《家庭健康》杂志记者讲述了一个近期的病例。35岁的小伙子李亮,最近出现大便带血、大便次数增多,体重也减轻了3公斤。虽然3年前李亮曾因为这些症状到一家诊所就诊,并被诊断为痔疮,但这次他越来越感觉到不对劲。经多方打听,李亮来到了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靖昌庆的专家门诊,通过直肠指检和结肠镜检查,靖主任最终给李亮确诊为“直肠癌”。知道最终诊断后,李亮觉得就像晴天霹雳一般,怎么年纪轻轻就得这种绝症呢?靖主任告诉李亮,幸亏他就诊较早,直肠肿瘤不大、远处器官没有转移,手术效果一般比较好,5年生存率为70%左右。李亮接受了靖主任的建议,住院后做了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后李亮恢复得很快,第5天就出院回家了。

大肠癌发病率在升高

接下来,靖昌庆主任跟《家庭健康》杂志记者聊起了大肠癌的发病情况。他说,直肠癌是大肠癌的一种,它和结肠癌总称为大肠癌,在世界范围内分别位居男性和女性癌症发病率的第三位、第二位,在中国多发生于40~65岁年龄段的人群。近年来,大肠癌在我国呈现大城市居民发病率高和发病年龄越来越小的趋势,其中直肠癌的发病率比结肠癌高,约占60%。与西方人群比较,我国低位直肠癌所占比例较高,约占全部直肠癌的60%~75%;青年(<30岁)直肠癌患者所占比例较高,在10%~15%。研究显示,亚洲人群大肠癌发病率低于欧美国家,但移民到欧美国家的亚洲人,其下一代的大肠癌发病率增加,与当地人群发病率相似。而随着我国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越来越西方化,结肠癌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

吃的“太好”的人易患大肠癌

关于大肠癌的发病原因,靖昌庆主任说,现在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好了,大家都会用“吃香喝辣”来形容丰衣足食的幸福日子,其实,饮食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过多的动物脂肪及动物蛋白饮食会增加大肠癌的发病风险。20世纪70年代的动物实验表明:高脂肪饮食的大鼠大肠癌发生率远高于低脂肪饮食大鼠;饮食中缺乏新鲜蔬菜及纤维素类也会增加机体患大肠癌的风险。这是因为:①新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可以对抗致癌物质的致癌作用,同时具有抗氧化作用。②膳食中的纤维可以吸附水分及许多致癌物质,从而降低与肠道黏膜接触的致癌物质浓度;膳食纤维还可以使粪便体积增大,使致癌物质更易随之排出,从而减少粪便中致癌物质与肠道黏膜的接触时间,降低大肠癌的发生率;膳食纤维被细菌酵解后的产物能降低肠道内的pH值,从而抑制大肠癌细胞的生长。

息肉变癌——五部曲

大多数大肠癌由大肠息肉恶变而来,往往经历“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早期癌变、进展期癌”这五部曲,靖昌庆主任接着说道。一般来说,大肠息肉从腺瘤演变为癌经历10~15年,这个过程包含了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错配修复基因突变以及基因的过度表达等机制。因此,医学上认为腺瘤属于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大肠腺瘤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管状绒毛状腺瘤三种,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管状腺瘤癌变率最低。

高危人群筛查—早期发现大肠癌

其实,如果能够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大肠癌是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让五部曲“戛然而止”是可以有的。靖昌庆主任幽默地说道。临床上将40岁以上有以下任一表现者列为高危人群:①Ⅰ级亲属有大肠癌病史;②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史;③大便潜血试验阳性;④以下五种表现具两项以上:黏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史及精神创伤史。建议医院进行大便常规潜血试验和结肠镜筛查。大便潜血试验对本病诊断虽无特异性,但方法简单可行,可作为普遍筛查的线索。结肠镜检查是目前发现早期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方法,而且筛检发现大肠息肉时可以通过结肠镜切除息肉,患者痛苦小、恢复快,从而避免大肠息肉向大肠癌的演变。

饮食小常识能防大肠癌

关于大肠癌的预防,靖昌庆主任说合理饮食非常关键,而且更重要的是贵在坚持。比如以下几点:①每天摄入的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谷类和豆类应占食物总量的2/3以上,其中果蔬的种类不少于5种、总量在~克为宜。②每天吃红肉(即牛肉、羊肉、猪肉)的总量不应超过90克,推荐食用鱼肉和家禽;少吃高脂食物,特别是动物性脂肪。③烹调时选择恰当的植物油并控制用量,每日盐摄入量应少于6克。④少吃腌制食物,不吃烧焦的食物、直接在火上烧烤的鱼和肉,熏肉可以偶尔食用

秘书处

赞赏

长按







































银川白癜风专科医院
中国白癜风协会成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gangrenjia.net/jbjc/36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