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脘穴:解决胃炎、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等
上脘,任脉腧穴,别称上管。上,上部也。脘,空腔也。该穴名意指胸腹上部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聚集本穴后再循任脉下行,经水由此进入任脉的巨空腔,故名。取穴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处。解剖位置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肝下缘及胃幽门部;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7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功能主治胃痛、呃逆、反胃、呕吐、癫狂、咳嗽痰多、黄疸,胃炎、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等。穴位配伍配内关、公孙,宽胸和胃,治疗贲门痉挛;
配内关、手三里、足三里,理气通络,治疗急性胃痛;
配丰隆、风池、申脉、照海、后溪,化痰降浊、调和阴阳,治癫痫;
配中脘,理气和胃宁心,治疗九种心痛。
穴位法治直刺0.5~1寸,孕妇慎用;可灸。
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按摩方法按摩上脘穴位的手法: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按照顺时针方向按揉上脘穴3分钟,就可以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在为自己准备早餐时,就可以随手按压此穴位。按压上脘穴,对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反胃、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附注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综合网络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