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着时,闭眼躺着有没有用

睡眠作为每个人每天必不可少要进行的活动之一,占据着人一天中三分之一的时间,而是否睡好关系着个人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关于睡眠话题的讨论甚嚣尘上,入睡困难、熬夜、睡眠不足等问题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的增大在年轻人身上不断凸显。

《睡眠研究报告()》指出超六成的被调查者每天睡眠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并且从睡眠指数来评估国人的睡眠状况时,国人睡眠指数得分仅略高于及格线,这些数据便鲜明的展示出现代人睡眠的总体情况。

报告还显示,近十年来,国人入睡时间由22:30推迟到0:30,睡眠时间缩短了近1.5小时,整体呈现出越睡越晚,越睡越少的趋势。

除此之外,广大网友对睡眠问题的相关讨论也更能鲜明地看出问题所在。“如何拥有人类高质量睡眠”“世界睡眠日”“你曾为睡觉做出过什么努力”“失眠青年催生千亿睡眠经济”等微博话题一出,就引起了网民们的热烈讨论。

网友“狐不李”说道:“我寻思也没到失眠的年龄啊,可就是入睡困难,躺床上不玩手机闭眼三个小时都没睡着,好烦躁。”

网友“chaosmosiss”无奈地说:“我要么睡不着要么早醒,不吃安眠药能早上七点睡。”

还有网友提出“如果睡不着,闭眼躺着有没有用?”事实上睡不着时闭眼可缓解疲劳,使心情平和,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有利于进入睡眠状态。因此,睡不着时可以闭目养神,千万不要观看电子设备。

据调查,国人中超三亿人有睡眠障碍困扰,那么到底何为睡眠障碍?

何为睡眠障碍?

总体来说,睡眠障碍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分别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睡醒时间提前。

睡眠障碍有众多的临床表现,常见的有入睡困难是指卧床半小时之后仍不能入睡,频繁地觉醒是指晚间超过两次以上的觉醒,睡眠中易醒、多梦,醒后难以入睡通常指醒后入睡超过半小时以上者,以及总的睡眠时间不足六小时。如果有以上的情况,同时次日出现了头昏、乏力等不适症状,甚至影响到白天的认知能力减退,使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下降都叫做睡眠障碍。

此外,好身体研究所指出失眠(入睡时间超过半小时)、呼吸睡眠障碍(包括因打呼噜等引起的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脑卒中等引起的中枢性呼吸睡眠暂停,可能导致夜间的缺氧)、异态睡眠(做噩梦、说梦话、手舞足蹈等,和大脑的很多疾病密切相关。)三种情况均属于睡眠障碍。

总结来说,睡眠障碍即为晚上睡不好,包括入睡困难、失眠多梦、异态睡眠等等,如若连续数日出现了上述状况,可能是存在有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须通过心理调节或药物治疗进行调理。

长期睡眠不足对人身体健康有着各种各样的伤害,包括免疫力降低、脱发、记忆力变差、神经系统衰弱等等。除此之外,最新调查还指出了一些睡眠不足对人体造成的其他伤害。

睡眠不足有哪些危害

刊登在《神经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表示,睡眠不足似乎比过去认为的对于脑部的伤害更大。在研究中,研究人员让小鼠始终保持清醒状态,来效仿社会中长期工作导致睡眠不足的人,具体设定为24小时中让小鼠只睡4-5小时,仿照夜班工人的作息时间。

几轮实验过后,研究人员通过对小鼠脑细胞的密切观察,发现参与实验的小鼠失去了脑干部分约四分之一的脑细胞。

众所周知,睡眠不足会大大影响人们的情绪,很多人会在睡眠不足时出现暴躁易怒等情绪问题。而睡眠不足所产生的情绪变化在儿童身上似乎表现得更为显著。

在美国心理健康研究所进行的一项研究中,表明睡眠不足的儿童或在睡眠中时常被惊扰的儿童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风险会增高。除此之外,睡眠不足不仅会使儿童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还会影响孩子积极的情绪体验。实验表明,连续两个晚上睡眠不足的儿童在积极事件中获得的快乐会减少,而且在过后也不能很好地回忆起这些使人快乐的事件细节。

儿童时期对睡眠的需求相较于成人更大,充足健康的睡眠对儿童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包括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尽力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当孩子出现白天无精打采等问题时,极有可能是睡眠不足导致的,可以进行早期识别并进行干预。

此外,睡眠不足对于心血管有着诸多危害,并且这种危害可能比想象的要大得多。一系列研究均已证明睡眠不足与高血压、心脏舒张功能下降、心律失常、冠心病等有关联。那么为什么睡眠不足会导致这些病的患病风险增加呢?

首先,睡眠不足会使自主神经系统异常,交感神经兴奋。而交感神经兴奋可促进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其次,睡眠不足会使炎症因子显著升高,而炎症对于心血管的影响亦是非常大的。

而且,睡眠不足会使瘦素减少而使饥饿素增加,使人更容易饥饿,基于此,睡眠不足会摄取更多的食物而导致体重增加,而体重增加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病致病风险的增加。此外,睡眠不足还会增加氧化应激,使得糖代谢异常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心血管病发生的可能。

综上所述,睡眠不足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许多甚至是不可逆的危害,那么应该如何避免失眠等情况的发生,形成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呢?

如何形成良好睡眠习惯

睡前别用电子产品

一方面,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屏幕发射出的蓝光,会抑制身体产生助眠的褪黑激素,对褪黑素的干扰甚至强于白光。另一方面,睡前通过电子屏幕观看电视剧、新闻等可能会造成人体大脑的持续兴奋,不利于入睡。

此外,睡前通过电子屏幕处理工作,收发邮件等可能会给人带来压力,对情绪造成负面影响。建议把睡前读物换成纸质书刊。关闭电子产品还有利于营造黑暗的睡眠环境,从而刺激褪黑素分泌,缩短入睡时间,缓解失眠。

坚决不睡懒觉

很多人在前一天失眠后,会选择白天补眠,但白天睡觉过多会造成激素分泌紊乱,导致晚上的入睡困难。长此以往,会形成不利于睡眠的恶性循环。

每天最好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入睡和起床,才能保证人体稳定的内部生物钟。另外,很多人会选择周末补觉,但这样会使得内部生物钟紊乱。

此外,睡懒觉也会从其他方面影响身体健康,例如在早上体内的食物已消化殆尽,但由于睡懒觉食物得不到及时的补充,长此以往,会影响胃和肠道的消化功能,引发各种胃病。

慎用助眠药物

助眠药物会有各种副作用,尽量避免服用,如果需要的话,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且要控制在短期内,以免产生依赖性。

“褪黑素”是人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在光照充足时分泌降低,黑暗时分泌旺盛,释放该入眠的信号。生活中有睡眠问题的人最常使用的药物就是褪黑素,如若需要调节时差,调节昼夜节律可以短期服用。晚上睡觉前半小时到一小时使用褪黑素效果最佳,一般来说,服用褪黑素半个小时就能产生睡意。如果是短期服用褪黑素,3毫克的剂量就会起作用。

但这类产品中分泌的褪黑素与人体分泌的有一定区别,称之为外源性褪黑素,短期服用可以助眠,长期服用会导致人体自身分泌的内源性褪黑素减少,反而可能加重失眠,甚至会有头晕、恶心、头痛等副作用,因此旱褪黑素类产品不建议长期使用,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良好的睡眠对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睡眠不足会增加各类疾病的致病风险,还会使人精神不振,影响日常的学习和工作。因此,日常我们应形成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当出现睡眠障碍时,可适度调节生活习惯或在医嘱下适当用药,缓解症状。

总结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睡眠障碍已成为困扰当代人的一大问题。造成睡眠障碍的因素多种多样,长期睡眠不足会造成永久性伤害脑细胞等一系列危害。当其发生时,要运用正确的手段加以干预,其实,入睡困难时,闭眼躺着也是助眠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韩辉.睡眠障碍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冠心病的影响[J].吉林医学,,43(02):-.

[2]倪郡泽,唐浩.药物滥用者睡眠障碍及干预措施研究[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8(01):1-6+18.

[3]王海荣,刘芳芳.心血管患者介入术后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8(11):-.

我是认真科普的李博士,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享健康知识,守护您的健康。

如果对于文章,您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这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也欢迎您点赞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gangrenjia.net/jbzd/104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