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为了上学,我在一个没血缘关系

#优质作者榜#30多年前,为了上学,我在一个没血缘关系的老太太家里住了5年半

我做了一个梦,梦中出现了一个严肃的老人,她穿着一件崭新的衣服,面带微笑地告诉我她非常喜欢这件衣服。醒来后我意识到,那是我送给姑奶奶的礼物。前些日子我在商场看到一件合适的老年装,立刻就想到了姑奶奶,于是毫不犹豫地买下了。晚上梦见她穿着那件衣服,笑容满面,仿佛感受到了她的幸福和满足。姑奶奶虽然与我没有血缘关系,但我们是同村人,多年来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这份牵绊让我们成为了一家人。

回想起年,我初一的那一年,我们村庄的教育制度发生了变化。以前的初中只有三年,但从我们这一届开始,变成了四年制。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多花一年时间和金钱来完成学业。幸运的是,我们学校是试点单位,附近的初中仍然保持三年制。于是,有些同学选择了转学到邻镇上学,以节省一年的时间和费用。这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可以提前一年进入高中或中专,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恰好,我的堂叔在那所学校任职,通过他的帮助,我得以在初一下半年转到了那所初中就读。

然而,这所学校并不提供住宿,学生都是走读。考虑到学校距离我家有70多里路,来回走读对我来说几乎是不可行的。因此,我首先需要解决住宿和就餐的问题。

堂叔家里已经挤得满满的,他当时住在教职工宿舍,一家人只有两间房,勉强容纳下他们三口。这种情况下,再多住一个人就更加不现实了。这时,我爸爸突然想起了一个人,她是我姑姑,来自我们村子,嫁到了学校所在的地方,现在一个人独居。

带着试探的心态,我爸爸找到了她。她是一位严肃的老太太,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容易相处,但见到我们后,她却展现出了友善的笑容。我爸向她说明了情况,令人意外的是,老人竟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开学后,我才真正意识到我爸的这一安排是多么明智。

这所学校没有食堂,附近的学生中午都是回家吃饭,而对于我这样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安排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个年代,保温桶还没有普及,因此,不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学生们都只能吃冷饭。许多同学因为长期吃冷饭而患上了严重的胃病。在冬季,相比那些不得不在火炉旁边吃着冰冷的饭菜的同学,我有幸能够回到姑奶奶家,享受热腾腾的饭菜,这种幸福是无法言喻的。

我奶奶当时已经60岁了。我爸曾告诉我,她是个命运坎坷的人。没有兄弟姐妹的她,年轻时经历了六次生育,然而不幸的是,五个孩子都因生疹子夭折了。令人心痛的是,其中一对孩子,一儿一女,年纪已经到了15岁和17岁,却在同一天相继因生疹子而离世。最终,只有一个女儿留在了她身边。

这个女儿长大后结了婚,生了孩子,但却未能填补她母亲的空缺。几年前,女儿遭遇车祸去世,留下了奶奶独自一人。奶奶丈夫多年前也因病去世,留下她孤独度日。她过着简朴的生活,在学校旁边摆摊为人缝补衣物,利用学校放学时光做些大包子卖给学生。偶尔,外孙会来看望她,给予一些帮助。

我爸每月提供食物和必需品给奶奶,因为她唯一缺少的是柴火,而烧柴火是她的生活必需。为了让我住得更舒适,我爸驾着拖拉机给奶奶拉回了两车柴火。

一开始和奶奶住在一起,我感到有些拘谨,尤其奶奶给人的印象很严肃。在饭桌上,我们间的对话显得有些生硬,我从不敢随意开口,只是等待她的问话。有一次,她直截了当地问我是否害怕她。我有些尴尬地沉默着,她却突然笑了,说她其实内心很热情,只是外表看起来有些冷漠。她欢迎我留在这里,因为这样她不再感到孤独,有了一个伴儿。她告诉我,想吃什么就直接告诉她,她会尽力满足我的需求。

老实说,奶奶的厨艺比我妈还要厉害,无论做什么菜,我都能吃得津津有味。她看着我大口吃饭的样子很是满足,她说有人陪着一起吃饭是一种幸福。

奶奶给我做了各种美味佳肴,煎油饼、打卤面、包饺子,虽然都是简单的家常菜,但每一口都充满了幸福的味道。在奶奶家吃饭明显比在家里更惬意,她每天早上都会给我煮一个鸡蛋,她说我爸提供的钱足够我享受这样的待遇。

那段时间,每晚我们都得去上晚自习,结束时间是7:20。尤其是在冬天,天黑得很早,而我姑奶奶家又坐落在胡同深处,夜里一片漆黑,连一盏灯都没有。第一次独自走回去时,我吓得魂不附体,仿佛能隐约听到身后有声音,越想越害怕,最后我只好撒腿狂奔。可当我回到家,发现姑奶奶根本不在,不久她气喘吁吁地回来了。我才明白,那声音其实是姑奶奶在喊我,只是因为紧张害怕,我根本没听清楚。她为了不让我害怕,总是在巷口等我,陪着我一起回家。

我当时特别喜欢看小说,常常向语文老师借一些书回家看。在我看书或写作业的时候,姑奶奶从来不看电视。虽然她家只有一台12或14英寸的小电视,但那是她唯一的消遣。她总是看到我在读书或写作业时,会立即把电视关掉,尽量不打扰我。

我的衣服常常随手放着不洗,有时懒得洗几天。等到我想洗的时候,却发现姑奶奶早就帮我把衣服洗好了,甚至连臭袜子也给我洗干净。我会觉得特别不好意思,但姑奶奶总是笑着拍拍我的头说,等我将来学业有成了,别忘了她这个老人家。

那两年半,除了寒暑假,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一起。姑奶奶有时会宰鸡,而鸡腿总是给我留着。我说应该一人一份,但她总是坚持说我现在正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足够的营养。只有我身体健康,她才能对得起我爸爸对她的信任。

慢慢地,我发现姑奶奶不再那么严厉了,她变得温柔可爱。每天放学回家吃饭,我总是兴奋地猜测她今天会做什么好吃的。猜对了,她就笑眯眯地把饭菜端给我,猜错了,她也会开心地笑。

每个月回家一次,总共三天的时间,其中一天都是在路上。每次回来,我爸都会让我背一袋编织袋的东西,里面装满了给姑奶奶的蔬菜和水果,都是自家种的。每次这时,姑奶奶总是感慨地说:“真是受你的福了,年纪这么大了还有人关心。”然后她会将这些食物变成各种美味的菜肴,填满我的肚子。

当我即将初中毕业时,姑奶奶忽然说:“过些日子你就要走了,我家又要冷冷清清的了。”

这句话让我深有所感,或许我对姑奶奶并不是一种打扰,反而她很欢迎我的存在,因为她已经把我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在初三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从我们这届开始,高中也开始划片入学。在我们这个片区,几个镇上的学生只有考取本镇第二中学的机会。虽然有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区别,但这也意味着,除非我选择中专,否则我将在这个镇上度过我的高中时光。

中考结束后,我的分数远超过重点高中的录取线。我父母商量后决定让我读高中。这样一来,我就不必再住在姑奶奶家了,因为高中有宿舍。

当我爸妈去姑奶奶家感谢她的款待时,姑奶奶却出人意料地请求我爸爸,希望我能继续住在她家。她说我住在她家,让她感到家里有了生机,否则每天她只能独自度日,这样的生活太过寂寞了!两年半的相处让她已经习惯了有我的陪伴,所以她不舍得我离开。她保证会好好照顾我。她不需要钱,只希望我能继续在她家住下去。

她一向严肃的脸上透露出乞求之色,双手不停地搓来搓去。

和姑奶奶相处的这两年让我对她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她就像是我的亲人一样,充满了关怀和爱护。我无法想象离开后她一个人将会过什么样的生活。每天一起吃饭已经成为她的习惯,每晚我放学回来,她都会在巷口等候,为我准备美味的饭菜,帮我把床炕烧得暖暖的。姑奶奶已经成为了我的家人。

毫不犹豫地,我欣然接受了。父母对此有所顾虑,担心姑奶奶年纪已高,我常在她身边是否会给她带来困扰。然而,姑奶奶紧握着我的手,向父母保证:有孩子与她同住,让她生活充满希望,否则她将沦为无所期盼的老人。我深深喜爱着小嫚。

这番话感动了我的父母,老人完全将我视为家人。拒绝对她来说太过残忍,而且她这两年多来对我关怀备至。考虑到上高中时住走读会更方便,我父母最终同意了。

于是,我在姑奶奶家又度过了三年时光。这三年间,我们相依为命,我是她的精神支柱,而她是我的后勤保障。我们相互依靠,互相取暖。

每天晚上,她总是早早就寝,等到我放学回家后,她就会在巷口等待着我。晚上我通常要挑灯夜读,特别是高三后,我常常要熬到深夜。姑奶奶会在迷糊中醒来,为我准备宵夜,通常是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和一个荷包蛋,然后她就会盯着我吃。

高考结束后,姑奶奶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我成功通过了人生重要的一关,考入了理想的大学,但难过的是我即将离开她,让她再次孤独一人。

然而,这次姑奶奶显得前所未有地豁达。她告诉我,她会等着我大学毕业,她还期待着我用自己挣的钱给她买礼物。

父亲向我保证,一定会好好照顾姑奶奶,劝说她搬到我们家与我们同住。

上了大学后,我父亲依然每月会送柴火和生活用品给姑奶奶,并帮她做一些体力活。虽然父亲劝姑奶奶到我们家生活,说只是多一个人的事情,但姑奶奶自尊心很强,始终不愿给别人添麻烦,因此一直未答应。

为了让姑奶奶不感到孤单,我每月都会写封信给她,描述外面的世界。大三时,我利用勤工俭学挣的钱,让母亲带姑奶奶来我们学校参观。我们的学校座落在泰山山脚下,我带她俩登上了泰山。尽管姑奶奶累得够呛,但这成为了她一生中最快乐的经历之一。她成了村里第一个登上泰山、坐上缆车的人,因为当时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缆车是什么。

毕业后,医院工作。第一个月拿到工资后,我给父母和姑奶奶都买了礼物。有人在村里开玩笑说,从小没有母亲,长大后女儿却给找了个"替母"。父亲听了笑着说:“老太太对我们很好,我们也不能让她感到寒心。”

我经常去看望姑奶奶,每次离开时,她都会给我准备一锅大包子,因为知道我最喜欢吃她蒸的大包子。

结婚生子后,姑奶奶一直作为家人参与进来。因为我婆婆早逝,孩子只能由我母亲照顾。我刚怀孕时很烦恼,因为我母亲的厨艺实在不咋地,怎么能让她给我坐月子呢?于是我母亲想到了姑奶奶,问她是否愿意来我家,专门负责给我做饭。姑奶奶欣然同意,说其他事情都不用操心,只要给我做好饭就行。

姑奶奶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邀请,表现得非常高兴。她的态度让我们感到欣慰,因为这表明我们已经把她当作家人了。

姑奶奶随后来到我们家,虽然我们只让她负责做我的饭菜,但她总是忙得不亦乐乎,自动承担起一家人的饮食起居。尽管我们母亲和老公力图帮忙,但姑奶奶总是不停地忙碌着。然而,她每天都面带笑容,满怀愉悦地说,在我们家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姑奶奶一直与我们同住,负责接送孩子。甚至有些人以为她是我的奶奶,但实际上,在我们心中,她早已成为我们的家人。尽管她曾因年龄大而想要回老家,但我和妈妈都坚决拒绝了。经过这么多年的相处,姑奶奶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老公和孩子都非常喜欢她。我们甚至商量好要好好照顾她直到老去。

然而,在她79岁那年,这种幸福生活突然戛然而止。清明节那天,我送她回老家祭拜姑爷爷,简单清理了一下老房子,然后就回家等候。然而,中午我接到了姑奶奶邻居的电话,得知姑奶奶已经去世了。医生解释说是脑溢血,虽然我明白老人离世是一种解脱,但我还是情绪无法控制。

在处理姑奶奶的后事时,她外孙委托我处理了她的财产。在整理东西的时候,我爸发现了一张公证过的遗嘱,上面写明了所有财产都归我所有。看着这份遗嘱,我再次泪如泉涌。

姑奶奶离开后,每当我经过她的村子,心中总有一种冲动想要进去看看。每年清明节,我和老公都会去祭拜她,告诉她我们依然怀念着她。姑奶奶,您在那边一定要好好的,我们在这边也会好好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gangrenjia.net/jbzd/120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