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既然茶汤是酸性的,那为什么又说茶是碱性食物呢?
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不是由它们的外观和pH值决定的,而是由它们在体内的“水解产物”决定的。
碱性食品同酸性食品相对。碱性食品的划分不是根据口感,而是根据食物在人体内最终的代谢产物来划分的。如果代谢产物内含钙、镁、钾、钠等阳离子,即为碱性食物:反之,硫、磷较多的即为酸性食物,所以醋和苹果味道虽酸却是碱性食物。
2.茶汤中没有茶碱吗?为什么会显弱酸性?
茶饮的理化研究认为,绝大多数的茶品,如绿茶、花茶、乌龙茶、红茶、普洱生茶的茶汤酸碱度测定都呈弱酸性,短暂的冲泡一般pH值在5.5~6.5之间,可乐汽水的pH值大概为2.2左右,胃酸介于1-2之间。
研究发现,使茶汤呈弱酸性的主要物质是“茶多酚”和“酸”。在初期冲泡过程中,酸性物质溶出较快,而后期茶碱类物质开始溶出,使茶品特别是发酵程度高的茶类,如岩茶(闽北乌龙茶的代表)、红茶的酸性略有下降。
如果闷茶太长时间(例如几个小时),则酸度将继续增加。对于有胃病的朋友,避免喝太闷的茶,尤其是隔夜的茶。
在这些茶品中,研究发现,冲泡水温越高,酸性物质溶出越快。
3.酸碱食物知多少
茶汤是酸性的,但茶是标准的碱性食品。酸/碱物质和酸性/碱性食品是两对不同的概念。酸性/碱性食品的酸破度与进入人体之前的物质酸破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判断食物的酸性和碱性,主要看食物中所含的碱性元素、酸性元素和有机酸在人体内代谢后的结果。
通常,一种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含有大量非金属元素(例如氯,硫和磷)的食物是酸性的,因为它们的最终代谢产物是酸性食物;它们包含钙,钾,钠。高金属元素的食物(例如镁)大多是碱性食品,因为它们的最终代谢产物被人体摄入后是碱性的。碱性食品有益于人体健康。
其实,生理上的酸性食品和酸味食品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食物的酸碱性不是简单的判定,而是取决于食物中矿物质的类型和含量:钾、钠、钙、镁、铁进入人体之后呈现的是碱性反应;磷、氯、硫进入人体之后则呈现酸性。
例如,柠檬汁是酸味食品,但是它却是生理上的碱性食品,因为柠檬汁富含钾,钾在人体被人体吸收,吸收和代谢后,对机体液的贡献呈碱性。皮蛋是碱性食品。但这是生理酸性食品。
一般来讲,几乎所有的蔬菜是碱性食品,水果、果仁、牛奶处于中性,谷物、油脂处于中性偏酸。
根据食物对趋于碱性的体液中酸碱水平的贡献,可以将其安排为:蔬菜→水果,牛奶和乳制品-谷物,脂肪→肉。
例如,我们平时做饭常用的醋,醋的pH值是标准的酸性,但醋是碱性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