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养生话题特别火,90后各种被diss养生的新闻尤其多。比如,在刚落幕的双十一,有调查显示,预购植发、护发产品的90后消费者已占了36.1%,一跃超过中年男人...
再比如近日网络上流传的《第一批90后的胃已经垮了》,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胃病患者40万人,13亿中国人有1.2亿肠胃病患者,且患者低龄化趋势明显。
相较于30年前,19-35岁的年轻人胃癌发病率翻了一番。35岁以下年轻人患胃癌的比例占病患总数的6%-11%(确实,身边有胃病的盆友不占少数)。
相继又出新闻说安徽一位90后姑娘小楚被检查出来为晚期胃癌淋巴转移,小楚在住院期间跟医生说起了患胃癌去世的爸爸,考虑到家族遗传在胃癌发病中的威力,医生便建议小楚的姐姐和弟弟都去做了胃镜检查,结果两个人胃里都发现了肿块。
“一家姐弟三人胃里都长出肿块,其中二姐和三弟还是90后,除了家族遗传的因素之外,我们也不得不对年轻人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敲警钟”,小楚家小时候经济条件不太好,饭桌上腌制食品出现得比较频繁,后来上大学离开老家后,虽然腌制类的东西吃的少了,但三餐不定时、晚上常熬夜、常吃夜宵等,尤其是工作了以后,更是频频“犯错”。其实,这些都是胃病乃至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一位描述自己突然胃就不好了的盆友似笑非笑地说,有一天我突然捂着疼的都没有力气满地打滚的胃时,就想起抱着全家桶、撸串和冰可乐谈笑风生的那些年青春。
好吧,也不是每个人都这么胡来,也有些有先见之明的人一直在「养胃」。
比如,吃了一个礼拜的蔬菜沙拉,周末两天来个通宵撸串和不醉不归;气定神闲地喝了几天粥,然后跑出去理直气壮地暴饮暴食。
这种「养胃」的逻辑就是:今日养养胃,他日胡吃海喝。
大家对养胃这个事,都是有点认知的,但日常误区也不少。
误区1:吃柔软的食物可以养胃,比如喝粥
粥和面条之类的柔软食物一直被认为是养胃的,毕竟在胃不舒服的时候,吃这些食物会觉得舒服些。但如果胃病很严重,稍微吃点硬的东西就容易胃疼的话,不要一直拿这些东西伺候你的胃,它不一定好这口...
就算要喝粥,那么请把粥熬的厚厚的,不要太稀,太稀了消化的过快,而且胃容易被撑开,相比那些比较干的事物,粥容易把胃装的更高搞更慢,反而不利于胃病的恢复。胃功能有“用进废退”的特点,就是说长时间吃特别好消化的食物,胃消化其他事物的能力会逐渐变差。
细嚼慢咽,促进消化,才更有益。
误区2:喝茶觉得胃特别舒服,猛喝
有报道说胃溃疡患者不宜喝茶,又有研究说喝红茶对胃的刺激小,一下子让胃病患者对喝茶的问题无所适从。一般来说,胃病患者不能空腹喝茶,特别是浓茶。熟茶类比如普洱、红茶,对胃有一定帮助,红茶属于全发酵茶,比不发酵的绿茶的茶多酚含量要少很多,相比之下,确实比绿茶对胃的刺激要小。但其实,没有养胃的茶,只有相对不那么伤胃的。胃病患者喝茶,适量即可。
误区3:长期喝牛奶,助眠又暖胃?
有次跟朋友点了份特特特辣火锅,吃下去后胃就开始灼烧,当时那酸爽的感觉啊一辈子都忘不掉,身为老司机的朋友见状立马让我灌下一整瓶牛奶,胃里的灼烧感就被牛奶给压下去了......
牛奶可以稍稍稀释胃酸,并暂时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让人感觉胃舒服了点。但经常喝牛奶,对胃不好的人来说,未必有利。
年,外国研究者做了一项实验,实验中的65名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全部都服用治疗溃疡的药物,只是一些人吃普通的伙食,一些人则完全只喝牛奶。一个月后发现,那些吃普通伙食的病人中,有78%的人胃溃疡痊愈了;而喝牛奶的病人中,仅有50%的患者好起来。
事实上,牛奶中和胃酸的时间仅是昙花一现,通常只能持续二十分钟而已。二十分钟以后,牛奶会刺激胃泌激素的分泌,结果反而释放出更多的胃酸。胃溃疡患者如果进行抗酸治疗,就要避免长期喝牛奶,否则会影响治疗的效果,甚至加重胃黏膜的损害程度。
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可以养胃,记得这些小贴士:
一日三餐按时吃,别等到饿得肚子咕咕叫才想起要吃饭
每顿不能吃太饱,七八分就行,一定要保证及时消化
听胃的,吃了不舒服就别吃
剧烈运动之后,切忌大量饮水。因为一次性大量补水会冲淡胃液,造成消化不良
对于胃动力不足的人,长期坚持锻炼比任何增加胃动力的药都管用
吃完午饭之后马上躺平,舒服地摆弄摆弄手机,对于胃不好的人来说,是大忌。多站一会儿再躺下
用餐要单纯,每次进餐后让胃消化3~4种食物最为合理,进食种类过多,胃需要消化的时间越久,导致胃长久得不到休息
烟,酒,浓茶,咖啡,可乐等碳酸饮料少碰,到了夏天,我知道你热,但是也别多吃冰淇淋等生冷食物
穴位按摩通经络调气血养胃
01
发挥好上脘中脘下脘3个穴位的作用
上脘穴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按压上脘穴,对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反胃、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中脘穴在胃的中部占据了胃的主体部分,因此主治脾胃疾病,对于促进胃的蠕动,治疗胃脘痛、腹胀、泛酸等都有较好的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下脘穴位于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关口,因此掌握着食物消化吸收的大权,对于食物在胃里下不去导致的腹胀、胃痛、呕吐,以及胃炎、胃溃疡、胃痉挛、胃扩张、肠炎等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没有胃病的人经常按摩这三个穴位,也能够促进消化,增强胃肠功能。平时工作累了,或晚上吃完饭看电视时,都可以用手轻轻按摩腹部的上中下三脘穴,充分调动它们的积极性。在寒冷的冬季,也可以用热水袋在这3个穴位处进行热敷,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02
每天捏一捏小腿肚
部位:小腿肚内侧1/3处的肌肉部分(腓肠肌内侧缘)
方法:用手捏住上述部分肌肉,拇指与四指相对,稍用力按捏,以自觉有较强的酸痛为度。自上而下按捏,再自下而上按捏。一般以各15—30次为宜。根据疼痛情况,酌情加减。每日可进行1—3次。在按捏过程中,应有揉的动作——酸痛感强,止痛效果好,不可因怕有酸痛感而不用力。
此法对急性发作的胃痛效果较好。慢性胃病发作时,运用此法也同样有效。
03
搓搓手也能养胃
按摩劳宫穴
位置:握拳中指尖所指的部位
方法:晚上临睡前先擦热双手掌,右手掌按摩左劳宫穴,左手掌按摩右劳宫各30次,持续10分钟左右。
功效:能够捉进血液循环,改善精神紧张,促进食欲。
按摩大陵穴
位置:手腕横纹掌侧的中点
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压大陵穴,力度稍微重些。每次5分钟,有时间就可以多按摩。
功效:按揉此穴可降胃火、祛心火、提升胃动力。脾胃不和、消化不良者都可通过这个穴位来进行调理。
按摩内关穴
位置: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处
方法:左手按右臂,右手按左臂,用拇指尖以个人能承受的力度为宜进行按摩,每次5分钟,一天2次。
功效:按揉此穴对治疗胃痛、恶心、呕吐等症有不错的疗效,是治疗胃肠疾病的主要穴位之一。
最后提醒各位,就算是几年前来者不拒的钢铁胃也招架不住如今七荤八素的刺激。胃不能作,多给它点关爱。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