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含有胆汁、胰液、肠液的碱性十二指肠内容物通过幽门异常反流入胃,导致胃黏膜受损发病,又称作碱性反流性胃炎。反流性胃炎,主因胃酸及胃动力异常所致,属于酸反流。随着近年来研究的不断深入,胆汁亦成为酸反流之外的重要致病因素,又称作碱反流;临床又可见两者皆有之混合性反流。但无论反流性质如何,均可造成消化道黏膜损伤,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反流性胃炎的主要症状
1、胃胀
常常在进食东西之后感觉胃胀难受,有时还会打嗝呕吐。因为胆汁进入胃部之后,容易出现腹部胀满感,还伴随着不适,有持续性的灼烧感出现,部分患者还可以感觉自己的胸骨位置十分疼痛。
2、胃灼热
胃部有灼烧感,甚至有些患者食管也会有烧灼感,常常伴有嗳气、反酸、恶心、呕吐、肠鸣、排便不畅、食欲减退以及消瘦等现象。
3、烧心
有时出现严重的胃部烧灼感,食道也会受到影响。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胃反酸酸,腹部胀气或者感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4、咽下困难
初期常可因食管炎引起继发性食管痉挛而出现间歇性咽下困难,后期则可由于食管瘢痕形成狭窄烧灼感和烧灼痛,逐渐减轻而为永久性咽下困难,所替代进食固体食物时,可在剑突处引起堵塞感或疼痛。
5、出血及贫血
严重食管炎者可出现食管粘膜糜烂而致出血,多为慢性少量出血,长期或大量出血均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调理反流性胃炎,饮食调养是关键。
1、低脂饮食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日常饮食中应该遵守低脂的原因,对于一些高脂肪的食物应该尽量避免食用。如果食物中脂肪含量过高的话将会刺激胆囊收缩素的分泌,并且还会导致食道下端括约肌张力降低,因而促使胃食管反流给患者造成各种不适症状。
而且高脂肪食物还会导致胃、十二指肠压力差颠倒,从而造成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因而增加上腹部不适感,甚至还会导致胃膨胀的现象出现。同时还应该注意多吃些富含有蛋白质的食物,这类食物可以刺激胃酸以及胃泌素的分泌,而胃泌素可使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增加,从而有效的抑制胃食管反流。
2、刺激性食物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避免胃黏膜受刺激,否则势必会导致反酸、烧心等症状更加严重。因此在日常饮食中,患者应该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比如像辣椒、花椒、咖喱等,这类食物都会严重刺激胃黏膜。
除此之外,患者在平时生活中还应该保持心情舒畅,如果精神过于紧张的话,同样会刺激胃粘膜从而导致不适症状加重。不仅刺激性食物会刺激胃黏膜,生活中还有很多药物同样会对胃黏膜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刺激,比如像阿司匹林、消炎痛、去痛片和保泰松等。
3、健康的烹饪方式
患者在平时生活中还应该特别注意烹饪方式,在平时烹饪炒菜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肥肉、奶油及烹调油,这类油脂中通常含有大量的脂肪。最好是采用煮、炖、氽、烩、蒸的烹饪方式,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对脂肪的摄入量,从而缓解各种不适症状。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意,最好是不吃或者是少吃些油炸食品。
4、以清淡、细软饮食为主
患者的日常饮食还应该尽量的以清淡为主,除此之外还要注意食物要细软,这样同样可以起到预防反流的作用。同时还应该尽量避免食用能够引起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降低的食物,比如像浓茶、咖啡、可可、巧克力、鲜柠檬汁等,这类食物以及饮品都会刺激胃黏膜,从而引起各种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