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是结外淋巴瘤最好发的部位之一,原发性胃淋巴瘤占胃恶性肿瘤10%以上,最常见于50岁以上人群,绝大部分胃淋巴瘤为B细胞源性。
文献复习
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去淋巴瘤(MALT)
1、临床特征
发生在慢性胃炎的背景上,典型者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机制是引起邻近T细胞分泌IL-2,并诱导肿瘤细胞本身产生IL-2受体。
2、治疗
大约75%MALT淋巴瘤对幽门螺杆菌的抗生素治疗有反应,治疗后肿瘤体积缩小甚至完全消退,虽然MALT淋巴瘤是低级别淋巴瘤,但它可以转化成高级别淋巴瘤,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3、大体特征
一些病例类似于消化性溃疡,其他表现为黏膜皱壁增大,多数情况下,黏膜平坦、充血或正常,好发于胃窦,胃体
4、镜下特征
1)小淋巴细胞及小裂滤泡中心细胞(后者又叫中心细胞样或CCL)浸润。
典型者CLL细胞位于滤泡周围,细胞中等大小,胞核不规则,深染,胞浆透亮,核膜清楚。2)淋巴滤泡
3)肿瘤性浆细胞
4)淋巴上皮病变
5)Dutcher小体
特征性表现
胃上皮内淋巴细胞浸润:浸润必须是淋巴上皮病变(3个或更多细胞形成明确的细胞簇),可以使相邻上皮变形或取而代之,并部分破坏腺体。
5、免疫组化
即使肿瘤内细胞类型不同,免疫表现是稳定的,CD20阳性、CD5、CD10、Bcl-6及Cyclin-D1阴性,尤其CD5阴性有助于将MALT淋巴瘤与其他小细胞淋巴瘤鉴别开,若CD3阳性通常不是T细胞肿瘤成分,而是由幽门螺杆菌刺激引起。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胃内绝大多数高级别淋巴瘤为DLBCL,从形态学背景很难确认这些肿瘤来源于转化的MALT淋巴瘤。
1、镜下特征
淋巴瘤通常呈片状在固有层浸润,但不侵犯胃小凹和腺体,
与MALT淋巴瘤不同,上皮浸润不常见,肿瘤组织浸润时会破坏黏膜结构,瘤细胞缺乏粘附性,不形成丛或条索状,肿瘤细胞核大于等于正常组织细胞核。
胞核空泡状,核仁和核膜突出。
2、细胞特征
4、免疫组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