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胃部出现不适时,通过相关的检查有助于我们明确病因或确定病灶,其中“吹气检查”、胃镜检查是常见的检查方式。但很多胃病患者害怕胃镜检查,对胃镜比较排斥,想着做相对简单的“吹气检查”来代替胃镜就可以查胃病了。
“吹气检查”代替胃镜检查到底行不行呢,我们先来了解下这两种检查方式。
“吹气检查”指的是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可产生高活性的尿素酶,可以将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当我们在进行吹气检查时,医生会给我们一粒胶囊,胶囊里是碳13或碳14标记的尿素,当服用被标记的尿素胶囊后,如果胃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带标记的尿素就会被分解成带标记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经血液循环到达肺后随呼气排出。因此,只要收集呼出的气体,即可准确地判断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
所以,吹气检查的阳性或阴性只能说明胃内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镜检查
主要是通过口腔及食道,将镜头送入胃内,能顺次地、清晰地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甚至降部的黏膜状态,还可以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和细胞学检查,甚至能够在内镜直视下切除病灶。同时,胃镜还能对食管癌、胃癌等高危人群定期筛查。可以说胃镜是人类眼睛的延伸,是消化系统集检查治疗于一体的重要手段。
由此可见,“吹气检查”针对的检查对象只有幽门螺杆菌一项,而胃镜检查可以直视食道及胃黏膜,能够清晰地观察到黏膜浅表的病变,如萎缩、溃疡、出血、血管病变及胆汁反流等。同时,胃镜可以对疑似病变的部位进行活检,这也是早期胃癌等病变诊断的“金标准”。
虽然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胃病的常见原因,但导致胃病的原因有很多,幽门螺杆菌并不是胃病的唯一原因,很多其他理化、生物因素都能导致胃部疾病。
所以很多时候还是得靠胃镜检查,当发现了可疑病灶时,医生有时会胃镜下取活检送病理,或者根据病变类型建议超声胃镜、放大染色胃镜、共聚焦胃镜等检查。胃镜结合了肉眼观察与病理学分析,能够对早期胃癌、癌前病变给予准确判断。
因此,吹气检查不可以代替胃镜检查,当有消化道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行相关检查治疗。
(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哪些人群需要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什么体验?◆你的肠炎为何总是反复发作?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