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胃病要做什么检查呢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http://www.bdfyy999.com/Photo/mingyifengcai/715.html

  

四、胃镜应该多久复查一次比较合适呢?

1、非萎缩性(浅表性)胃炎治愈后1年做一次,或遵医嘱。

2、溃疡病症状消除后要及时复查,判断溃疡是否完全愈合。

3、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如伴有肠化或异型增生者应定期随访,萎缩伴有轻度肠化或异型增生也可每1年左右检查1次。

4、中萎缩或伴有中度肠化的患者每6个月左右检查1次。

5、重度萎缩伴有重度肠化或异型增生者每3个月查1次,必要时行手术治疗或内镜下的局部治疗。

  

除普通胃镜外,还有一种叫“超声胃镜”的,这个就是把超声波探头通过胃镜送到检查局部的一种诊断技术。主要适合于普通胃镜检查,发现胃内有隆起,性质又无法判断的时候使用。

五、胃超声靠谱吗?

“胃超声”诊断技术是用普通超声波机器,在胃内装满水的时候,做一下超声探测。

这项技术目前没有被公认,医院、个人诊所等会用来对胃做一个很肤浅的形态评估,基本上没有太大的诊断价值。

  

六、胃病的其他检查方法

  

1、胃肠钡餐检查

是让患者口服造影剂硫酸钡,在X光透视及拍片时,利用钡剂在胃肠道留下的影像来判断胃和十二指肠内部的病变情况。

但是因为钡餐检查是很粗犷的检查,也不能活检组织,所以目前接受这种检查的患者越来越稀少。

这个项目更多的被用于诊断胃下垂、胃动力异常、贲门失弛缓等方面。

  

2、胃功能四项

胃功能四项检测是对胃蛋白酶原(PG)的两种亚型PGⅠ和PGⅡ,及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抗体(Hp)进行定量检测,同时给出PGR(PGⅠ/PGⅡ)值。

可以反映胃黏膜正常与否以及胃黏膜受损程度和受损部位、Hp治疗效果和预后观察的敏感性、特异性指标;

可为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Hp感染、早期胃癌、胃癌高危人群的初筛提供有效依据。

与胃镜检测相比,具有无创无痛,有效避免潜在的医源性感染,可广泛应用于健康人群体检,或作为不适合做胃镜人群的胃病辅助诊断等优势。

3、碳-13、碳-14呼气试验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造成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淋巴瘤、胃癌的主要诱因之一;所以,消化科医生往往会建议你做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

呼气试验是最新、快速、无痛苦而且无辐射(辐射剂量很小)的幽门螺杆菌检测技术,只需轻松呼气,测定呼气成份,立即能检测出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结果准确度高达97%。

碳13相对于碳14辐射更小,更稳定,价格也稍高,可以适合于任何人群;

碳-14呼气试验没有碳13稳定,有少量放射性,故不适合于13岁以下儿童和孕妇。

4、胃泌素测定

胃泌素是由胃窦部及十二指肠近端黏膜中G细胞分泌的一种胃肠激素,主要刺激壁细胞分泌盐酸,还能刺激胰液和胆汁的分泌,也有轻微地刺激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等作用。胃泌素瘤、无胃酸的萎缩性胃炎和恶性贫血的病人,血清胃泌素会很高,所以测定血清胃泌素有助于这些疾病的鉴别诊断。

在患胃泌素瘤(卓-艾综合征)、恶性贫血、胃酸缺乏症和一些消化道溃疡病时,血中胃泌素也会升高。

5、磁控胶囊胃镜

"胶囊内镜"全称为"遥控胶囊内镜系统",被誉为"完美胃部检查的胶囊内镜机器人"胶囊机器人另一个名字为磁控胶囊内镜。它只需患者随水吞下一粒胶囊内窥镜,经过15分钟左右便可完成胃部检查。

通过这个系统,医生可以通过软件实时精确操控的体外磁场来控制胶囊机器人在胃内的运动,改变胶囊姿态,按照需要的角度对病灶重点拍摄照片,从而达到全面观察胃黏膜并做出诊断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图像被无线传输至便携记录器,数据导出后,还可继续回放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它有无痛无创、无麻醉无交叉感染、全方位无死角、检查快捷、操作简便、图像清晰等优点;适合于大规模筛查。

缺点是无法取活检和镜下治疗,发现可以病变仍需要普通胃镜处理;价格也相对高昂。

医院专家提醒您:

注意身体健康,

发现胃肠不适要及时就医,

别让胃病常伴身边!

  如果您有“胃痛、胃胀、反酸、烧心、口苦、口臭、嗳气、腹泻、便秘、便血”等不适症状应及时进行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gangrenjia.net/jbzzd/57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