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经不同器官时血液成分的变化
器官
氧气
二氧化碳
营养物质
尿素
小肠
减少
增多
增多
增多
肺
增多
减少
减少
增多
肾脏
减少
增多
减少
减少
脑
减少
增多
减少
增多
2.易错点辨析
(1)连接动脉和静脉的是毛细血管,所以说毛细血管两端连接的一定是动脉和静脉。()
答案:错。
辨析:肾小球就是毛细血管球,它两端连接的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即: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肝部毛细血管网,上端连接的是肝动脉或肝门静脉,下端连接的是肝静脉。
(2)毛细血管是物质交换的场所,血液流经毛细血管网时一定会发生血液成分的变化。()
答案:错
辨析: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并没有发生物质交换,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和肾小球都是动脉血,肾脏发生物质交换的部位是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3)人体需要水、无机盐、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类六类营养物质,这些物质都参与了组织细胞的构成。()
答案:错
辨析:维生素既不参与组织细胞的构成,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他五类物质都是组织细胞的构成成分,其中基本成分是蛋白质,主要成分是水。
3.易混点辨析
(1)动脉、静脉、动脉血、静脉血
动脉、静脉是不同的血管类型,如图所示:
A:动脉,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
B: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
C:静脉,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
动脉血、静脉血是不同成分的血液类型。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
动脉内流的不一定是动脉血,如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
静脉内流的不一定是静脉血,如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
(2)血液血浆原尿尿液
血液的成分: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
血浆的成分: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没有血细胞)
原尿的成分: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蛋白质微量,没有大分子蛋白质)
尿液的成分:水、无机盐、尿素(没有葡萄糖和蛋白质)
4.难点突破
(1)消化道中的葡萄糖如何被头部的组织细胞利用?
解析:毛细血管是物质交换的场所,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消化道中的葡萄糖要想被头部的组织细胞利用,要通过小肠周围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先走体循环,然后肺循环,再体循环,最后通过头部毛细血管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最终使葡萄糖进入头部组织细胞。
循环路径:小肠周围的毛细血管→肠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第一次进出心脏)→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第二次进出心脏)→主动脉→头部动脉→头部毛细血管。
从上面循环路径可以看出,此过程中:
①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
②经过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③经过心脏的次数:2次。
(2)肺部有炎症,如果口服药物,药物如何到达病灶?
解析:口服药物,药物通过小肠周围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先走体循环,然后肺循环,最后通过肺部毛细血管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最终使药物进入肺部组织细胞,从而杀灭病菌。
循环路径:小肠周围的毛细血管→肠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
从上面循环路径可以看出,此过程中:
①体循环→肺循环;
②经过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是:右心房→右心室;
③经过心脏的次数:1次
(3)治疗胃炎,采用上肢静脉注射的方法,药物如何到达病灶?
解析:静脉注射,药物从上肢静脉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走体循环,然后肺循环,再走体循环,最后通过胃部毛细血管网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使药物到达胃部组织细胞。
循环路径: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胃动脉→胃部毛细血管网。
从上面循环路径可以看出,此过程中:
①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
②经过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③经过心脏的次数:2次。
(4)外界氧气在到达组织细胞被利用前,穿过了几层细胞膜?
解析:
第一步: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原理——呼吸运动
吸气时,外界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不穿过任何细胞。
第二步: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肺泡内的氧气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要穿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各一层细胞(共两层细胞,即四层细胞膜)。
第三步: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氧气进入毛细血管后,由血液中的红细胞运输,要穿过红细胞的细胞膜进入红细胞(一层细胞膜),与血红蛋白结合一起。当血液到达组织细胞时,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穿过红细胞的细胞膜从红细胞出来(一层细胞膜)。
第四步: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氧气穿过毛细血管壁(一层细胞,即两层细胞膜),从血管出来,进入组织细胞(只计算进入,一层细胞膜),最终用于呼吸作用。
因此,外界氧气在到达组织细胞被利用前,穿过了9层细胞膜。
氧气通过路径:
(外界→呼吸道→肺泡→)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全身各处组织细胞)
(5)若外伤出血,如何按压止血?
外伤出血,不考虑肺部(内脏)。
若血流速度快,血流量大,颜色鲜红,则是动脉出血,动脉血管是把血液从心脏往外运,血流方向由近至远,按压近心端(靠近心脏的一端)可阻止止血。
若血流速度慢,血流量小,颜色暗红,则是静脉出血,静脉血管是把血流运回心脏,血流方向由远及近,按压远心端(远离心脏的一端)可阻止止血。
(6)若被毒蛇咬伤,该如何包扎?
动脉血管一般分布较深,静脉血管有的分布较浅,因此毒蛇咬伤的最大可能是静脉。毒蛇咬伤,急救的原则是防止毒液随血液运回心脏,扩散全身。因此,要在毒蛇咬伤的近心端进行包扎。
·END·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更多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