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下一步,吉阳区将紧紧围绕基层党建、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基层治理等方面,推动村级党组织提档升级,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大茅村党委:
“小网格”撬动“大治理”
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党员网格员,三类不同的网格员“上线”,不仅打通了基层治理中存在的“条块各自为政、网格分门别类”的堵点,还织密了“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党建新格局,大茅村为三亚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标杆打造蹚出一条新路子。
大茅村以“党建织网”推动网格化治理,以“小网格”撬动“大治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改观念、换新颜。坚持“一格多元、一人多职、一网多责”的原则,将网格员分为三类网格员。如,民生联络员负责低保特困两项制度衔接工作;安全协管员负责宣传、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等;统战信息员负责统战工作有关信息的收集和上报等;巩卫网格员负责基础网格的运行管理,掌握、采集、核实、更新网格内人、地、物、事、组织等各类信息;兼职网格员由村务协商会成员、“两代表”等人员担任,协助网格长做好相关工作,在村委会和村民之间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党员网格员负责民生事项,收集村情民意,调处矛盾纠纷,防控社会治安,帮教特殊人群,宣传政策法律,报告重大事件等。大茅村通过细化基层服务分工,为村民解决各种问题,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
与此同时,大茅村还创新治理模式。优化调整党建网格划分,给村里无担职的党员“设岗定责”;建立部门快速响应机制,发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党建网格化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整合“”热线、钉钉软件、
拓展农旅融合新路径。首个乡村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与实践基地落地,“文创”产业牵手美丽乡村,助力美丽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开展每月主题党日、每周五清洁家园日等活动,并及时督促各个民宿做好门前三包;对民宿前台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服务、法治、纪律等方面的培训,整体提升民宿服务档次;成立读书会、黎歌会、竹竿舞、展映厅、黎族陶艺馆等项目,搅热博后村“夜经济”;火龙果种植基地、玫瑰种植基地,丰富的乡村户外旅游休闲游憩活动项目,博后村还为游客提供丰富的原生态美食和特色旅游商品,提高农业和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推动业态融合,设立省委党校现场教学点,探索发展培训产业;推动博后黎族文史馆、长安书画院落地。
成立民宿协会党支部,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持续推动抓党建统筹乡村治理、项目规划等工作,引领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有民宿48家,可提供客房余间,入住率整体达到85.4%。年集体收入86万元,村民年均收入较上年度增长元。
深藏在绿水青山间的落后村庄,如今成为“高颜值”的美丽乡村,美丽风光变身美丽经济,博后“红色力量”不容小觑。
中廖村党总支部:
亮出高颜值美出新气质
从籍籍无名到汇聚无数目光,从原始古朴到美丽乡村时尚风向标,中廖村几十年来把“诱惑”挡在村外,捧回生态绿,吃上旅游饭,踏上致富路。“生态绿”融入“美乡村”,绘就大美中廖乡村振兴的生态画卷,让头戴三亚美丽乡村示范点“桂冠”的中廖村更具气质。
不羡高楼起,只因采花忙,道出了中廖村虚极静笃,景美民风淳乡愁情怀浓的“味道”。走进中廖村,映入眼帘的是绿油油的田野、枝繁叶茂的树木、香气四溢的花卉、洁净朴素的黎家小屋、竹子编织的篱笆墙……充满了诗情画意、乡愁情怀。与大部分建满房子的村子相比,中廖村的确显得有些不同。满眼青山绿水,道路整洁干净,古老的村庄依旧保持着海南传统农村的风貌。“清水出芙蓉”的气质,得益于村民把违建挡在村外。
将党小组和普通党员纳入一级网格,实施由党员联系群众的新模式,凡全局性、重要性和紧急性工作,如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等,均由网格成员深入到组到户,经办具体业务,负责工作落实。中廖村不断“蝶变”,从容颜到气质逐步提升,成为“内外兼修”的美丽乡村。
结合村情,探索“基层党建+”模式,成立美丽乡村党员宣讲队,设立党员先锋岗。将中廖打造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生态宜居、民居特色、农旅融合、休闲体验”的美丽乡村。依托区位优势,引进大型企业,合作开发乡村旅游产业;通过租赁闲置房屋土地、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推出“中廖黎物”品牌,引进多方资源,联动企业、商家、村民发展餐饮、商贸等第二产业,逐步实现“文化旅游+特色产业+村民农庄”的发展新模式,每年带动村民创收.5万元,年游客量突破60万人次。
大东海社区党支部:
凝聚服务群众合力
社区工作人手不足,就集党员之力;社区有发展之需,就集党员之智;社区服务需求增加,就拓展党组织服务功能。大东海社区党委把党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转化为社区建设的发展优势,走出一条城市基层治理新路子。
党员在身边,服务看得见。社区“大党委”成立后,将会达到“1+12“的聚合效应,社区“大党委”就像催化剂,激发党员的活力,居民党员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主动架起居民与社区间的沟通桥梁,居民的合理诉求将得到有效解决,居民间的亲切感也将日益增多。
邀请驻辖区企业、党组织代表、党员代表、候鸟专家、外籍友人等出席会议,从各自角度发表对城市治理新建议、新举措。党员共管,党组织共建。以前,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条块分割、各行其是,不但资源难以整合、优势难以互补,一般的社区事务协调起来有困难。大东海社区党委是全区第一个社区“大党委”,下辖党支部20多个、党员多人,打破了原有的组织隶属界限,推进社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和谐共建,将会开创更加开放、民主、和谐的社区党建新局面。形成党建相融互动格局,实现“双向互动服务”,建立以党建带群建为路径的参与平台,形成党建带动、多元参与的服务体系。大东海社区党委要坚持党建引领,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努力走出一条新时期城市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卓达社区党支部:
搭建居民沟通的“连心桥”
探索党建联建共建模式,推行“社区+‘候鸟’+两新”的发展方式,把社区党支部打造成为居民沟通的“连心桥”、服务群众的“加油站”、创先争优的“主阵地”。依托吉阳区五级党建网格体系,开展党员网格化建设。形成“社区+党小组+党员+网格员”四级联动体系,实现党员网格化全覆盖;在开展“创文巩卫”“勇当先锋、做好表率”专题活动,以及疫情防控中,组织党员亮身份、做表率,取得了较好成果;逢年过节,积极组织“候鸟”合唱团、舞蹈队、艺术团开展文艺汇演、体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交流活动,使“候鸟”老党员“离家不离党,离岗仍作为”。
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在建好、管好、用活的基础上,激发基层党支部的作用与活力,使之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群众“生产离不开、生活离不开、感情离不开”的精神家园,起到凝聚共识、凝聚人气、凝聚心力的作用。
又双叒叕涨价了!
三亚人,你今天实现“椰子自由”了吗?什么样的电动车可以登记?没有居住证怎么办?权威解答→
三亚市区范围不限行、上过牌的不用换…关于电动车上牌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来源: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杨洋/文陈聪聪李学仕/图
编辑:赖丹丹郑居文
审核:李栋梁王晓涉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