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工作、生活压力的加大,如今慢性胃病的患者越来越多,而且很多患者是老病号,胃病反反复复,时好时坏。很多患者都饱受胃病的困扰,有的人甚至出现了焦虑和抑郁的情况。为什么胃病这么难治,胃病到底能不能根治,今天我们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今天《十万个为什么》邀请到了
医院方文佳医生
来聊聊关于“老胃病”的那些事儿
今天晚上6点锁定NBTV2《十万个为什么》
今日嘉宾方文佳医学硕士
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从事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专业十余年,擅长内镜下胆管结石、肿瘤的治疗以及各种消化道早癌、急慢性胰腺炎、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及治疗。
本期重点提要1、什么是“老胃病”,症状有哪些?
2、“老胃病”总治不好,该怎么办?
3、要想治胃病,胃镜少不了!
4、胃镜报告,你也得学会看!
常见的慢性胃病有哪些
慢性胃病大多数与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按照慢性胃病的严重程度,慢性胃病从轻到重,分别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还有胆汁反流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等。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溃疡是有可能癌变的,尽管癌变几率不高,大约在1%至2%,但也要引起重视。
病因1、感染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慢性胃病的一个重要病因,在我国,幽门杆菌感染率极高,达50%--80%。在用抗生素治疗后,症状和组织学变化可改变或消失。
2、急性胃炎的继续:由于急性胃炎治疗不当,病因未能去除,长期迁延不愈,转变为慢性胃病。
3、吸烟与饮食因素:过度吸烟和饮食不规律或过食生冷(烫)、过酸、过辣食物,经常饮用浓茶、咖啡、烈性酒等,刺激胃粘膜,导致慢性胃病症状的出现。
4、药物因素:长期服用乙酰水杨酸制剂等药物,可损伤胃粘膜,就会引发慢性胃病症状。
5、胆汁返流因素:反流入胃的十二指肠液中,主要是胆汁酸,胆汁酸以胆盐形式存在胃内,通过损害胃粘膜屏障而引起粘膜炎症。
6、引起慢性胃病的其他因素:胃酸缺乏,使细菌易在胃内繁殖,营养不良,如长期缺乏蛋白质、维生素B族;心力衰竭或门脉高压,使胃长期处于瘀血和缺氧状态。
对症下药话胃痛不少中老年人久病成医,胃痛了就吃几片止痛药。如此掩耳盗铃非常要不得,因为乱吃止痛药会掩盖疼痛的真相,甚至会加重病情。胃痛,还须先看症结,再对症下药。腹部疼痛可能是胃有问题,但也可能是胃部周围其他脏器,如肝脏、胆囊、胰腺等出了问题。止痛药止住了疼痛,却不能消除病因,腹腔内的病变可能悄悄在眼皮底下进一步恶化。止痛药还会暂时掩盖疼痛的部位、性质和规律,妨碍医生观察病情、判断患病部位、造成误诊,让疼痛的元凶“逍遥法外”。要想彻底的根治胃病,用这种自己随便买药吃的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并且有些药物非但解决不了病痛反而会给肝脏造成负担,最后胃病没有治好反而还会伤肝。所以,在胃痛或者胃不舒服的时候,不要凭着根本构不成科学依据的经验去自行购药,更不要随便的听信售货员的推荐,盲目购药。因此,老胃病犯了,切不可光凭经验自行服药,尤其是出现和往常不一样的症状时更要注意,医院检查后再用药,以防病情恶化。新发病者,更应先诊断清楚是何种原因导致胃部不适,再对症治疗。最后,方医生还科普了关于胃镜报告的知识要点,原来作为患者,也得学会看报告,这是为什么?
欲知详情,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