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全国赫赫有名的淋巴瘤治疗专家
——记医院肿瘤大内科主任、河南省卫生厅创新人才张明智教授
王安朝/文图
打开《河南日报》的年3月9日13版,人们吃惊的发现以《从普通医生到全国赫赫有名的淋巴瘤治疗专家》为题,整版记述河南省卫生科技领军人才张明智教授的“大医精诚”的报道。
近日,张明智教授再获殊荣,“河南省创新团队领军人才”、“河南省杰出人才”,这两项崇高荣誉的背后诠释的正是张教授这位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高尚理念。
张明智教授(左三)在美国MAYOCLINIC学习时和淋巴瘤研究中心学者在一起
张明智教授近照
张明智教授在读片会诊
张明智教授掠影
张明智教授在给学术界朋友上课
桃花盛开的春日,笔者和张明智教授接触,发现张教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一个大医的风范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张教授头上有很多鲜为人知的耀眼的光环:他是全国赫赫有名的治疗淋巴瘤权威专家,现任全国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理事、河南省淋巴瘤诊疗中心主任、河南省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级科研项目评审专家、郑大一附院肿瘤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20多年来,他以出色的诊疗技术为无数频临破产的家庭带来了希望和福音,被患者亲昵的称为“华佗再世”。
张明智教授年毕业于河南医学院医疗系,曾赴美国顶尖的Mayo医学院、Anderson肿瘤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对各种恶性肿瘤以及合并有多科疾病的疑难肿瘤病人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对疑难、危重、年老、难治性淋巴瘤摸索出了一整套瘤体局部用药、放化疗结合、特殊化疗方案、中西医结合、免疫治疗、免疫化疗、免疫放疗等理论体系和新的技术、方法。发表论文余篇,主编或合著专著5部,特别是主编的《恶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学》一书,是一部内容丰富、较为全面的关于恶性淋巴瘤的基础和临床、诊断与治疗的书籍,受到了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年11月29日,他入选河南省卫生科技领军人才。
张明智教授在做学术报告
从医31年来,张明智教授潜心钻研,对各种恶性肿瘤以及合并有多科疾病的疑难肿瘤病人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尤其是对恶性淋巴瘤的诊治独树一帜。为了打下坚实的淋巴瘤诊疗基础,他先是赴医院病理科短期学习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参观访问全国医院病房。年在美国的一年访问学习中,他非常珍惜和美国学者的交流,承担了一个新药对淋巴瘤JUK/STAT信号传导的课题实验研究。
在临床工作中,作为肿瘤科主任,张明智教授时时刻刻发挥带头人的表率作用。对病人高度负责任,遇到危重病人抢救,他医院抢救病人。
张明智教授常对科室的医护人员说,穿上白大衣就必须摒除一切杂念,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为病人着想。做病人的生命守护神。病人的需要才是第一位。他认为,对新入院的患者收集病史时是否做到了系统全面,重点深入;查体时是否认真细致,不漏掉任何重要体征;开医嘱时是否仔细,考虑如何使病人少花钱并且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是否千方百计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病人治愈率。
张教授独树一帜,创新出了五大特色治疗淋巴瘤对于老年淋巴瘤的患者,他设计出了适合老年病人的特殊化疗方案;对于胃淋巴瘤治疗,早在年全国淋巴瘤会议上他就呼吁“刀下留胃”,并实现了既保命也保胃的宗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淋巴瘤,使淋巴瘤患者的治愈率提高了10%;此外,他还采用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放化疗结合等疗法治疗特殊性的淋巴瘤。
年,一位86岁的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许多大夫认为病人年龄大、体质弱不能耐受化疗。患者家属找到张明智教授会诊后,张教授认为淋巴瘤对化疗敏感,仍有救治的可能。考虑到病人年龄大,可以实行个体化特殊化疗方案,他就把传统的集中化疗方案改为分割剂量的小剂量化疗方案,使该病人能够耐受化疗,经过2个周期的化疗,病人的淋巴瘤基本消失。4个周期化疗后,肿瘤则完全消失,随访至今仍健在,89岁的他生活基本如常人。
中西医结合治疗淋巴瘤。年,张教授和我省药学专家、郑州大学药学院院长刘宏民合作,成功提取出了夏枯草化学单体和确定了有效抗淋巴瘤作用部位。目前他所申报的“夏枯草抗肿瘤有效部位的提取方法”已成功获得国家专利,来自全国包括香港、台湾等地的十余家科研团体和企业都在向他争取合作机会。
治疗胃淋巴瘤是张明智教授的另一个临床治疗特色。张明智教授在年就倡导“刀下留胃”的理念,对胃淋巴瘤患者不主张手术。6年前临近春节,肿瘤五病区住进一位来自深圳的26岁病人,病人慕名来找张明智教授治疗,他患的就是胃淋巴瘤,肿块很大,达到了8cm×6cm,并有两个大的溃疡,患者曾因溃疡出血休克2次。针对这样的病人,医院的医生主张实行胃全切,张明智教授会诊后,实行了抗幽门螺旋杆菌-小剂量化疗和中医中药结合—正规剂量化疗-防止幽门螺旋杆菌复发的一整套胃淋巴瘤疗法,结果他的病情得到治愈,并走上了工作岗位。实现了张教授的既要保命也要保胃。
NK/T细胞淋巴瘤恶性度高,预后差,属难治性淋巴瘤,是目前世界上治疗难题,单用化疗或单用放疗都难以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张教授团队研究设计了一个由新药组成的全新的化疗方案并联合放疗,经过上百例临床观察,2个周期化疗后肿瘤完全消退率达60%,总有效率达在90%以上,提高了NK/T淋巴瘤的治疗疗效。NK/T细胞淋巴瘤常常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这是一种急危重症,1-2周就可以置病人于死地。这种病症在美国的梅奥淋巴瘤诊疗中心死亡率竟高达80%以上。张教授团队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大胆创举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疗法,抢救成功率70%。目前,张明智教授的团队已收治多例NK/T淋巴瘤患者,成为全国诊治NK/T淋巴瘤最多的病房。全国各地的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慕名前来找张教授诊治。甚至美国的NK/T淋巴瘤病人也联系张明智教授治疗。
原发中枢系统淋巴瘤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软脑脊膜和眼的累及、生物学上广泛浸润病变的存在,其预后较其他淋巴瘤差,如不经治疗患者将会很快死亡。传统上多采用大剂量氨甲蝶呤全身化疗和全脑放疗,但全身毒副作用大,脑部治疗后遗留的副作用使患者生活质量很差。张明智教授团队对于该类型淋巴瘤设计了一套特殊的化疗方案,不但能很好控制肿瘤,而且耐受性良好。
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淋巴瘤。某些淋巴瘤患者经过多次全身化疗后,大多数部位的淋巴瘤早已消失,但仍残存某一区域淋巴结肿大,如果继续全身应用大剂量连续化疗,则局部淋巴结缩小有限,反而会给病人带来更大的副作用。在全身化疗的同时,配合局部治疗,例如:手术切除、放疗、局部淋巴结注射生物制剂或化疗药物等,则很快能使局部淋巴结消退,为病人节省了财力,保存了体力。
临床上很多淋巴结肿大的病人是淋巴结炎还是淋巴癌有时鉴别困难,甚至病理也难以确定。张明智教授应用基因重排方法,可从10万个正常血细胞中探测出一个恶性淋巴瘤细胞,此法可探测出残留的淋巴瘤细胞,判断出淋巴瘤病人的疗效和预后,这项研究项目填补了河南省的空白,居国内领先地位,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目前此项研究已被河南省科技厅评为科技成果二等奖。
与此同时,张明智教授还在开展淋巴瘤的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已发表2篇SCI文章。
至今,张明智教授已发表论文余篇,主编或合著专著5部。研究课题获得多项奖项,如《T细胞淋巴瘤DNA疫苗诱发免疫反应的实验研究》在国外著名杂志《Vaccine》上发表,SCI收录,受到同行注目,年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CD3A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观察》的研究于年获河南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河南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与郑玉玲教授合作的《豆根管食通口服液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机理研究》于年8月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开展的多对引物、经两轮PCR扩增、细胞株和看家基因双重对照检测恶性淋巴瘤基因重排的新方法,阳性率为94℅,特异性为98℅,对恶性淋巴瘤残余病变的检测率达国内领先水平,此项研究年12月被科技厅评为科技成果二等奖。
张明智教授所在的病房每个月常住淋巴瘤病人80多人。他开通了淋巴瘤博客和个人网站。他的个人网站从年开通以来,发表文章篇,访问量3,,人次,回复患者提问多人次。如果从网站上搜寻“淋巴瘤”这三个字,排在前几位的治疗专家就有张明智教授。打开张明智教授的个人网页,您首先看到的是位居顶端的几行字:各位病友,做您生命的守护神是我的神圣职责,您的康复是我的追求,您的微笑是我的快乐,您的健康是我的幸福。寻医问药,答疑解惑,为您的健康和生命保驾护航。让世界充满爱!张明智教授就是以这样的行为准则履行自己的医疗实践。
张明智教授常说“在这个时代要有创新精神,要不惧怕权威,要敢为人先,敢于拼搏,敢于超过国内一些名流,乃至世界上的名流。要能够做到“别人能治好的病,我们也能治好;别人治不好的病,我们也能够治好!要为国争光!他说,终有一天,让美国的淋巴瘤患者来河南治疗”。
张明智教授每年他都要招收1名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从年开始,河南省淋巴瘤诊疗中心成立,张明智教授带领该中心人员每两周开展学术活动1次。他所带领的这支队伍,目前已成为一支高水平、创新型的医学人才队伍,并建立了一支能够与国际交流的河南省淋巴瘤诊治中心网站( 大医精诚,张教授不愧是中原医坛的佼佼者。
(张明智教授的联系方式是:)
作者简介王安朝,笔名钱潮,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岁月如歌文化传媒(郑州)签约作家。
年开始发表文章,曾在《北京文学》等报刊发表文章多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