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简介
刘瑞雪
医院消化内二科科主任、主任医师;辽宁省医学会消化分会常务委员;中华老年医学分会老年消化学组委员;辽宁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沈阳市医学会消化分会副主任委员;大连医科大学、辽宁中医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授。
擅长消化内科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断与治疗。对溃疡病、肝硬化、溃疡性结肠炎、消化道肿瘤、功能性胃肠病的综合诊断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胃肠镜诊断技术和介入治疗技术,如胃肠息肉电切治疗、早期胃癌胃镜下诊断、肝囊肿超声下闭合治疗、肝癌超声下无水乙醇治疗、肝动脉造影及经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等。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出诊地点:医院门诊综合楼(1号楼)2楼消化内科专家门诊
出诊时间:周一、二、四上午
读者来电分析解答
沈阳市浑南新区孙大爷:刘医生,我有好几次,早上跑步可能是呛风了,胃揪着疼了好一阵儿。还有一次,不知怎么没吃好,不光胃疼,还吐了呢,两三天才好,像我这样,算不算慢性胃病呢?
刘主任:您这个还算不上吧,只能说是偶尔有些胃部症状吧,我们的胃部受到外界不良刺激,会有一些自我保护反应,比如疼痛、恶心、呕吐,是在提醒你,别再这样啦,我受不了啦。我们所说的慢性胃病是指经常的、间断的出现一些与胃相关的症状,比如最常见的和进食有关系的上腹部疼痛(空腹、餐后)、不舒服或饱胀感(吃了涨,不吃也涨)、频繁的打嗝儿、反酸烧心、反流食物、甚至呕吐,严重的时候还可能伴有厌食、体重减轻、黑便等症状,都提示可能有慢性胃病存在。实际上慢性胃病的发病率很高,但却往往不被大家重视,认为胃病不算病,有许多患者症状加重了才来就医,一问病史都很多年了。
抚顺市顺城区赵大爷:慢性胃病是不是也有很多种呢?我平时胃就不好,前一段喝酒后症状重了,胃痛,还烧心反酸,到医院做了胃镜,结果胃粘膜出血糜烂,还有食管炎,是不是症状越重,病情也越重呢?
刘主任:消化内科门诊最常见的胃病是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和胃、十二指肠溃疡。它们症状各有不同特点也有相同的地方。
大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没有什么特殊症状,尤其是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可以没有症状。有些患者可能有上腹隐痛、打嗝、饱胀、烧心,和消化不良症状类似。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症状是上腹痛、进餐后饱胀、吃一点就饱了、上腹烧灼感。
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主要症状是烧心和反流,有时伴胸痛和上腹痛;严重时可伴咳嗽、咽喉炎和哮喘。
胃十二指肠溃疡往往出现中上腹痛、反酸,腹痛与进餐时间有关。胃溃疡多在餐后半小时左右出现疼痛;十二指肠溃疡多在空腹和夜间上腹痛。
但是仅凭症状作胃病诊断往往是不准确的,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用客观的检查来证实,因为一个病人可能同时存在两种疾病,如既有慢性胃炎,又有胃食管反流或溃疡病,因此症状多样和复杂。还有一些患者症状明显,比如有些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上腹痛很明显,或者吃点东西涨的不得了,什么也不敢吃,可做了检查比如胃镜,却没有什么严重的异常发现,仅仅是轻微的胃炎而已。有些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患病多年。却感觉迟钝,症状并不多,胃镜检查可能有比较严重的胃食管反流、出血糜烂胃炎,甚至癌前疾病。因此不能仅仅根据症状判断胃病轻重。
鞍山市铁东区韩阿姨:胃病都是什么原因呢?
刘主任:胃病的原因很复杂,是多方面的。慢性胃炎和溃疡病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胃黏膜损伤的药物、刺激性食物以及高胃酸和胆汁反流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与胃肠道运动障碍、内脏高敏感性、精神、心理因素有关
鞍山市立山区王阿姨:我发现胃病不容易去“根”,很多患者今年治好了,明年又犯了,甚至吃药几天就好了,没几天又犯了。慢性胃病真的这么难治吗?有哪些误区?
刘主任:这里关键的要注意两点。第一,胃病病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饮食、不良生活习惯、精神紧张、气候,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不良习惯不纠正,不可能康复。第二,治疗目的要明确。胃病的治疗目的是溃疡、糜烂愈合,活动的炎症静止,不仅仅缓解症状。因此对一些有明确疗程的胃病,即使症状消失,也要在医生指导下完成治疗。比如,胃溃疡,即使疼痛消失,溃疡愈合也要4-6周,糜烂性食管炎愈合也要8周左右。规范的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保障。
大连市金州区程阿姨:那些慢性胃病患者应注意有癌变倾向?
刘主任:慢性胃病的发病率很高,绝大多数胃病都是良性过程。但也有少数被称为“癌前病变和癌前疾病”的胃部疾病和病变。顾名思义这些疾病长期存在有发生恶变的风险。癌前疾病的胃病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胃溃、残胃炎等;此外,胃粘膜病理检查发现的肠型化生、异型增生(伴内瘤变的胃炎)也被视作癌前病变。
锦州市松山新区李阿姨:我上腹部胀痛很多年了,做过胃镜是慢性胃炎,也用了不少胃药,可症状就是不见好,是不是得癌啦?
刘主任:因为上腹胀痛和一些其他消化道症状并不是慢性胃病特有的,如果治疗后症状持续存在,应注意是否以下情况:
1.其他疾病:慢性胆囊炎、胰腺疾病或全身疾病。
2.长期慢性胃病恶变:报警症状:胃痛节律改变、厌食、消瘦、黑便、贫血(自己诊断、用药)
3.合并抑郁焦虑:多次胃镜检查、医院全面体检,无严重疾病,胃部症状持续存在,甚至越来越重,伴有失眠、烦躁、情绪低落。
医科专递
胃病元凶:你不知道的幽门螺杆菌真相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状的,寄生于胃黏膜表面的致病菌。人群中几乎一半终身感染,感染部位主要在胃及十二指肠球部。传播途径未完全明确,主要经人与人之间口—口、口—粪传染。HP感染是慢性胃炎、溃疡病、胃癌、消化不良等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大量医学研究证明,有以下情况时根除幽门螺杆菌(HP)可以明显受益: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促进溃疡愈合,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使大多数溃疡不再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而是彻底治愈。
慢性胃炎伴粘膜萎缩或糜烂——胃黏膜反复糜烂可发生萎缩、肠化,胃粘膜萎缩和肠化被视为癌前病变,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消除炎症,使萎缩减慢或停止。
早期胃肿瘤已内镜下切除或胃次全切除——降低再次患癌的风险。
需长期服用抑酸剂者——减少低胃酸发生胃癌的风险。
需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低剂量阿司匹林者——降低溃疡病和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有胃癌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感染、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是胃癌发生的共同因素,根除HP可以消除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提高预防效果。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的关键是如何规范用药以提高根除效果,同时减少药物副作用和耐药情况发生。为此,根据幽门螺杆菌流行病学和国内外多中心研究数据,消化界国际、国内专家提出了共识意见,制定各种情况下的治疗方案并更新。建议专科就诊,医生会结合本地区幽门螺杆菌耐药情况和患者用药情况,按最新的诊治指南用药。
名医忠告
日常预防胃病,要从3方面入手
(一)饮食、不良生活习惯与胃病的关系
1.三餐不能按时、不吃早餐:易形成溃疡病、胆囊炎、胆汁反流性胃炎;
2.饮酒、烧烤、麻辣烫、随意服用去痛片:易引起出血糜烂性胃炎、溃疡、上消化道出血;
3.咖啡、浓茶:损伤胃黏膜;
4.红薯、土豆类:引起胃肠胀气;
5.蜜枣、柿子等:含果胶、鞣酸多的水果空腹吃引起胃石;
6.大量进食蛋白质、脂肪使胃排空延迟、还易诱发胆囊炎、胰腺炎;
7.吸烟:引起胆汁反流、胃食管反流、影响溃疡愈合、促进溃疡复发;
8.饮食中高盐和缺乏新鲜水果和蔬菜:与胃黏膜萎缩、肠化生、胃癌关系密切;
9.霉变、腌制、烟熏食品:能增加患胃癌的危险。
(二)重视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三)长期胃病患者,尤其是有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的患者的随诊,发现癌前疾病的胃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胃溃疡、残胃炎;癌前病变:肠型化生、异型增生(伴内瘤变的胃炎),如发现息肉及时切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