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品牌影响力采访刘云涛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感冒知多少?
随着中医养生知识的普及,大家对中医感冒有了一些认识。甚至不乏有人根据这些从电视、书本上得来的认识,自己辨证买药吃。
其实,中医对感冒的认识并不只是风寒、风热而已,对感冒的治疗,也不是一盒成分不变的中成药那么简单!
对于感冒的发病,就涉及到天、地、人三个方面。
首先,从“天”这个层面来看。
《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记载:“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这里的“年”,可以认为是自然运行的时序,这种时序是由“天”运行产生的。
但是“天”的运行也会出现异常,这就导致我们的气候等出现异常,这就是五运六气。
如今年为己亥年,年运为土运不及,所以今年的感冒常会伴有脾胃消化系统的问题,即胃肠型感冒偏多。
针对今年年运,建议大家可以在家里常备“保济丸”,当感冒伴有脾胃消化系统问题时服用。
当然,在今年年运的框架下,顾护脾胃应该贯穿整年,方法也可以灵活多样。
如小米南瓜粥、淮山瘦肉粥等,都可以作为食疗方来养护脾胃。
我们再从“地”的层面来看。
《素问·异法方宜论》述:“……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
南宁位于南方,是“阳气所盛处”,这就导致这里的感冒更容易出现“发热”、“热化”等情况。
最后便是“人”的层面。
《内经》讲“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也就是自身正气不足,会引起疾病的产生、发展、转归和预后。
体现在生活中,就如一次寒潮降温,有些感冒,有些人不感冒;有些人症状轻,很快能自愈,有些人症状重,即使就医,也半个月不愈,甚至死亡的。
这都跟个人正气强弱有一定关系。
感冒的发生与“六淫”侵袭、“正气”不足有关。
因此我们把感冒的治疗原则总结为“驱邪”、“扶正”两方面。治疗原则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因“天”“地”“人”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感冒的治疗过程极具时空差异、个体差异。
因此对于不明医理、药理的民众,我们建议不要凭感觉随意用药、滥用药!
在跟诊学习过程中,老师一直强调中医养生、预防的重要性。
因为通过养生和预防,能够使人最大限度地处于“正气内存”“驱邪避凶”的状态中,从而达到少生病的目的。
因此,对感冒的预防更显重要。
预防感冒,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点:动静合宜,既不能过多坐、卧,也要避免过量运动、过度劳累。
《素问·宣明五气》所述的“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讲的就是这个理。
现代生活中我们周围大量存在两类人——“宅一族”、“撸铁族”。
宅一族每天的活动就是坐着看电脑、躺着玩手机,长时间“伤血”、“伤气”“伤肉”,这种情况下,气血岂能充盛,正气哪能内存,脾胃怎能健运;而对于撸铁族,工作之余便在健身房挥汗如雨。
笔者曾在健身馆里,看到部分健身爱好者在灯光四射、音乐劲爆的环境下撸着铁、踩着动感单车、跑着跑步机,耳朵还要塞着耳机。
在这种情况下,健身者往往是形神相离的,易造成姿势不当、过量运动。
从中医来讲,这种过量运动会损伤筋骨、耗伤气血,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
第二点:饮食节制,饥饱得宜,慎食生冷,顾护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在今年土运不及的情况下,更要注意饮食的问题,以防病从口入。
第三点:不乱去。
尤其是流感季节,为了避免六淫、邪气的侵袭,尽量不去地下室、人多、环境恶劣等地方。
第四点:多喝水,多睡觉。
同时,对于体质较弱的人,如脸色暗黄、胃口差、大便异常、小儿遗尿、经期易感冒、易感且不易恢复等症状的人,我们建议通过针灸、“三才药贴”和“三才药饼灸”培补正气、增强体质,以求预防感冒!
按:考虑近期感冒处于高发状态,许多人都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遂将此次《三才公益讲堂-感冒》作为开年第一讲推送。《三才公益讲堂》每月一期,欢迎大家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