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办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7707186.html
在世界淋巴瘤日,跟着邱录贵教授走进淋巴瘤!
年9月15日是第十七个世界淋巴瘤日,为持续提升公众对淋巴瘤、淋巴瘤疾病的科学认知,呼吁社会各界给予淋巴瘤患者群体更多关爱,以及帮助患者树立抗击病魔的信心,“医学界血液频道”特别邀请到中国医院的邱录贵教授,就我国淋巴瘤的诊疗现状、发病特点以及近年来治疗手段、药物进展进行分享和解读。
医学界:中国淋巴瘤患者正日益增加,据悉,我国淋巴肿瘤每年新发患者大约8万人,死亡病例约5万人。请教授简单介绍一下当前淋巴瘤的发病情况以及我国淋巴瘤的发病情况和特点。邱录贵教授:淋巴瘤是最常见的血液系统肿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比较大。
当前,在淋巴瘤领域,中国还没有完善的流行病学调查,缺乏精准的淋巴瘤流行病学资料。根据推算,目前中国的淋巴瘤发病人数为6-7/10万,每年大约有7-9万的新发病例。相比欧美国家,中国淋巴瘤患者的特点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比更高,且其中T细胞淋巴瘤占比较大。
根据国内主要的病理中心登记的情况,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T细胞淋巴瘤患者占20%-25%,其中非常有特点的是NK/T细胞淋巴瘤,由于其在东南亚地区的发病率较高,NK/T细胞淋巴瘤在国际上被称为“东南亚淋巴瘤”。
在中国的东南地区,NK/T细胞淋巴瘤发病率较高,例如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目前,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是最好的,T细胞淋巴瘤治疗效果相对较差。从中国的淋巴瘤患者类型构成比来看,中国淋巴瘤患者比西方淋巴瘤患者的整体预后更差。
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医疗体系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早期淋巴瘤患者被发现。但总体来看,中国淋巴瘤的诊断分期比西方国家稍晚,虽然在我国的一线城市,医院淋巴瘤的诊疗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淋巴瘤治疗的规范性还有待提高。
医学界:不同类型淋巴瘤的发病有哪些特点?淋巴瘤的发病诱因有哪些?邱录贵教授:不同类型的淋巴瘤的发病人群不同,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年龄较低。而一些惰性的淋巴瘤,例如滤泡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等,中老年人群较多。
发病诱因方面,事实上,包括淋巴瘤在内的绝大多数的恶性肿瘤,当前都找不到确切病因。在淋巴瘤中,比较明确的病因是病毒感染,例如EB病毒感染,它跟很多淋巴瘤的发生相关,比如NK/T细胞淋巴瘤。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相关。
其次是环境因素,比如长期接触细胞毒性药物、化学药品、放射线等都有可能增加淋巴瘤的发生风险。长期接触放射线,也会增加淋巴瘤发生风险。虽然淋巴瘤不是遗传病,但它和许多恶性肿瘤一样,具有一定的家族倾向,尤其是惰性淋巴瘤。
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与惰性B细胞淋巴瘤发病以及惰性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综合来看,淋巴瘤的发病因素较多,大众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尽可能减少高风险因素的接触。
医学界:近几年淋巴瘤的治疗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新药也越来越多。有了众多精准治疗药物和免疫药物,在您看来新药能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未来精准治疗和免疫治疗的趋势是怎样的?邱录贵教授:淋巴瘤是非常复杂的疾病,随着我们对疾病认识的深入,淋巴瘤的治疗方式一直在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血液领域是生命科学的“试验田”,很多生命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新药的开发和应用,都开始于血液领域,因此造就了血液肿瘤治疗方式的快速发展。
目前,在肿瘤领域,进步最快的就是淋巴瘤,尤其是B细胞淋巴瘤。近几年,国内外围绕淋巴瘤发病机制的关键靶点,进行了很多新药的开发,例如抗体靶向药物,靶向CD20的药物已经上市20多年,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及长期生存。
同时,研究者围绕抗体靶向药物又开发了其他新药物,比如抗体偶联药物,双靶点药物等。在B细胞淋巴瘤中,中国研究者围绕一些信号通路以及下游的关键酶开发了很多小分子抑制药物,这些药物在惰性淋巴瘤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免疫治疗的进展也是迅速的,其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即PD-1/PD-L1单抗。PD-1/PD-L1单抗在血液系统肿瘤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霍奇金淋巴瘤,经过多线治疗复发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通过PD-1单抗单药治疗,有效率可以达到70%左右,完全缓解接近一半。
很多患者甚至能够通过PD-1单抗单药获得长期生存乃至治愈,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另外,临床试验显示,PD-1单抗对EB病毒感染相关的淋巴瘤有着很好的效果,值得期待。
第二类免疫治疗就是我们熟悉的CAR-T细胞治疗,其在淋巴瘤领域有着最成熟的应用,主要靶点是CD19、目前在开发CD20和CD22靶点。CAR-T细胞治疗应用于各种复发难治的B细胞淋巴瘤。
医学界:对于淋巴瘤患者来说,药物的价格、可及性都会关系到疾病的治疗。在年国家医保谈判中,由礼来和信达共同开发的信迪利单抗成为唯一一款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PD-1单抗,引起广大肿瘤医生及患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