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将胃部不适分为胃寒、胃热,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的对症治法,以后胃不舒服的时候别再只知道喊痛,先自我判断一下属于哪种类型。
胃寒
病因:胃寒的主要病因与饮食习惯有关,如饮食不节,嗜食生冷等。经常冷热食物一起吃,吃饭不按时或者饥饱不均,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胃寒。中医认为本证的形成原因主要有:脾胃阳气虚衰;腹部受凉;过食生冷;劳倦伤中,复感寒邪,导致阴寒凝滞胃腑。
症状: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许多胃病病人不敢吃冷、凉的食物,或天气一变冷,气温下降,胃就痛,腹泻等。
方药:厚朴温中汤。此方为理气剂,组成为厚朴(姜制)、陈皮(去白)各30g,甘草(炙)、茯苓(去皮)、草豆蔻仁、木香各15g,干姜2g,水煎服。(方剂出自《内外伤辨惑论》,具体剂量因人而异,请在中医师指导下用药)
主治:脾胃寒湿气滞证、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舌苔白腻,脉沉弦。
方解:本方证因脾胃为寒湿所伤,气机壅阻而致。
方中厚朴行气消胀,燥湿除满,为君药。草豆蔻温中散寒,燥湿除痰,为臣药。
陈皮、木香行气宽中;干姜、生姜温脾暖胃以散寒;茯苓渗湿健脾以和中,共为佐药。
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功兼佐使。诸药合用,寒湿得除,气机得畅,脾胃复健,则胀痛自解。
对于胃寒所致的胃痛、胃胀,可以自制“桂皮红糖饮”:桂皮,水煎去渣取汁,加入红糖,调匀热饮,具有温胃散寒的功效。
胃寒的人在平时要少吃生冷食物,多吃暖胃的食物,比如羊肉、牛肉、红枣、红茶等。
胃热
病因:胃热,即胃火,和胃寒正好是相反的两种胃部不适的症状。中医认为是胃受了邪热,或气郁化火所致,或因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热;气滞、血淤、痰、湿、食积等也会郁结化热、化火,导致胃热。
胃热症状:大多表现为胃部疼痛或有灼热感,伴有口渴、口苦、口臭、口干、口腔糜烂、牙龈肿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症状。胃热病人平常不喜欢吃热的食品,常常在大量饮食冰冷食物后有舒适感。
-2219933-鞍山市铁东区胜利南路与新华街交汇处(五环大酒店对面)仁医堂名医馆服务号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