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求健康
王先生近日感到胃部隐隐作痛,总有饱胀感,有时候还常常泛酸,到医院一查,被诊断为慢性胃炎。可是,王先生十分疑惑,自己平时有良好的饮食习惯,怎么会得胃病呢?通过检查发现:王先生的胃病是由幽门螺杆菌引发的胃炎,而这种胃病是会“传染”的。
现在已经可以肯定幽门螺杆菌与胃肠道疾病中的4种密切相关: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恶性淋巴瘤。幽门螺杆菌是目前人类感染最为普遍的细菌,全世界约一半的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人是幽门螺杆菌惟一的传染源,而且它的传染性很强,进食不清洁的食物和接吻,都能导致幽门螺杆菌的传染。
我国习惯共用餐具而不实行分餐,所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比西方习惯分餐的国家高得多。经常在外有“饭局”的人,感染的几率很大;家庭内也往往同时发现有感染的现象。吃饭时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可以通过唾液等消化道分泌物传染给其他人,有的家里一个人得了胃病,其他人也很容易陆续染上胃病。因此,切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途径是预防胃病的有效方法。
预防胃病5则
1戒长期精神紧张
长期精神紧张会通过大脑皮层影响植物神经系统,使胃粘膜血管收缩,胃功能紊乱,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过多,导致胃炎和溃疡发生。临床所见长期紧张焦虑和精神抑郁者,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2戒过度劳累
无论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不能过度劳累,否则就会引起消化器官供血不足,胃粘膜分泌失调,从而导致种种胃病发生。
3戒饮食饥饱不均
饥饱不均对胃有很大的伤害,饥饿时胃中空空,胃粘膜分泌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很容易伤害胃壁,导致急、慢性胃炎或溃疡发生。暴饮暴食会使胃壁过度扩张,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过长,这也容易造成急、慢性胃炎或溃疡,甚至发生急性胃扩张、胃穿孔。
4戒酗酒无度
酒精会使胃粘膜发生充血水肿、甚至糜烂出血而形成溃疡。长期饮酒还损害肝脏,会引起酒精性肝硬化,胰腺炎的发生也与酗酒有关,这些损害反过来又会加重对胃的伤害。
5戒嗜烟成癖
吸烟会引起胃粘膜血管收缩,使胃粘膜中的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前列腺素是一种胃粘膜保护因子,它的减少会使胃粘膜受到伤害。吸烟又会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所以嗜烟成癖是引起各种胃病的重要诱因。
胃病日常保养方法
1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
吃得太快会增加肠胃的负担,胃部肌肉容易疲劳,胃动力下降,这样胃部更容易受伤,所以,在吃东西的时候要充分的咀嚼,不要贪快,让食物尽可能的在嘴巴里变细,吞咽下去的时候也可以减轻胃部的工作负担。咀嚼的次数增多,唾液分泌也多,对胃粘膜有保护的作用。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进餐要准时,要科学,食物要以清淡,软烂为主,要好好吃饭,不要因为赶时间而站着吃或者蹲着吃。三餐时间一定要准时,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该进食,而且一次不要吃得过饱,8分饱是最理想的。对于那些工作繁忙的人来说,最忌讳的便是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习惯。
3进食以后不要立即运动
运动的好处多多,这自然不必多说,而且还有一句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这个饭后不是说马上,而应该在进食后20-30分钟开始为宜,等食物都消化得差不多再开始比较好。
4食物的温度要适宜
生冷,过烫,过硬的食物是患有胃部疾病的人的禁忌饮食,这些食物进入胃部后,会刺激胃粘膜引起更严重的反应。所以,饮食的温度要以不烫不冷为度。
5喝水的时机也要选择正确
最好的喝水时间是早晨起床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一小时,饭后立刻喝水会稀释胃液,有些人喜欢用汤水泡饭吃,这样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最好是饭前喝汤水。
6选择药物的时候要慎重
千万不要自己乱吃药,很多药物例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糖皮质激素在说明书已经写明某些成分会对胃粘膜有刺激,可以损伤胃粘膜,甚至会引起胃溃疡。别以为中药就是最安全,实际上,其中的一些寒凉的中药如大黄、黄芩等对胃部伤害也很大。
7要快乐的进餐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心情不好的时候胃口也不好,这是情绪对胃的影响。那些中年人工作紧张生活压力大,对大脑皮层不断重复的不良刺激,很容易促成胃的病变。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的稳定,不要紧张和焦虑。吃饭的时候要专心吃饭,不要想其他烦扰的事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