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只是在给病找出路严重胃炎病案

联系

有位朋友问我恩师刘希彦,为何张仲景要创立一套六经辨证体系,难道五行脏腑辨证与经络辨证还指导不了人们对于汤药的运用么,六经辨证的实质又是什么呢?我是这么回答的——六经辨证的实质,就是给病找去路。

病的去路,一共有表、里、半表半里三个层面。「表」就是皮肤、肌肉、骨骼。「里」就是胃、肠道。「半表半里」就是除去「表」和「里」这两个区域之外广大的中间区域。

为什么会这样来分人体呢?用这个方法来区分人体,反映了张仲景最重要的一个思想。就是药物不治病,药物只是帮助人体自己去排病。人体主要有两个排病渠道,要么从体表排,要么从肠道排,这是人体通向外界的出口。人体要把邪气排出去,必须要走这两个通道。一旦进入「半表半里」,就比较麻烦。进入「半表半里」的话,从外出、从里走都不好走。

多数的疑难杂症,多数的慢性病,多数的脏器病,它的症都发在这个区域。不过就算在这个地方,也是有办法的,就是所谓「和解法」。何谓「和解」呢?在半表半里躯壳的空腔里,有大量的淋巴与粘膜系统,这个系统的作用在于水液代谢,也能够帮助人体将病邪由水道(小便)排出。

六经辨证里所谓的「证」不是西医所指的病灶,而是人体对疾病所呈现出来的反应。如体痛、呕吐、发热、肋胀、眩晕等。

从「病」的性质来说,还分有阴证和阳证。何为阴证阳证?临证上,如果人体对疾病的抵抗产生亢盛的反应,我们称之为阳证;如果人体对疾病产生虚衰的反应,我们称之为阴证。

前面我们提到人体有三个层面用来排病,而每个层面都有二分,一共是六个,合称六经。我们根据六经各个层面出现的证,分析人体,再着手帮助人体从主要层面排除困难,就是六经辨证。

下面通过一个中生仁管调理的胃炎案例为大家解析六经辨证在临床上的应用:

张女士,40岁,.03.13初诊

主述:饮食稍有不慎胃就反酸、嗝逆,尤其晚餐吃一点胃就胀满的难受,患者次症状持续有两年余,多方医治无效。

四诊采集:

半表半里症:口苦,喜热食,喜食稀汤,食干则胀满,心烦,饥饿感几乎无,眼干涩,尤其晚上明显,脚心痒;

表症:怕风,月经期见风头痛,颈强困(干活后),坐久腰强;

里症:大便时干时稀,色黄,屁多、臭,腹胀;

瘀症:易忘事,喜热饮,肌肤甲错,月经延后三四天,色鲜,量少,偶尔血块,月经见风头痛(偏头痛),舌胖,苔厚白,边缘有齿痕,脉沉细,寸关盛,尺弱,少腹按痛,喜按,喜热敷。

辩证分析:该患者明显处于三阳病乱局,人体既有往表里排病意图,也有纠结在半表半里困局,同时患有淤血水饮之堵,故而给予小柴胡配合当归川穹茯苓白术治之,

该患者是张医生妹妹,当时来福建探亲,用药三天,当时上述诸症皆好转六七分,后返回陕西,再依方用了五剂药之后,所有症状均痊愈,尤其腿部肌肤甲错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并发来以上照片。

大医至简中生仁管

随喜功德、亲近中医、圆满生命!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能够治疗好吗
白殿的图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gangrenjia.net/jbzzd/25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