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幽门螺旋杆菌胃病到底谁生了谁

▲如果是本身胃功能很虚弱,那么这样的人即使他自己没有产生这样的细菌,细菌进来后也很容易存活,也就是所谓的被传染了,整个身体强健才是根本。

新生活按+

“我有个朋友一直有胃反酸的毛病,只是他不信中医,只相信西医。结果用了西药后,果然胃反酸的感觉好了很多。但是有个问题,就是药不能停。为什么?”新生活今天特编发一位科普医生的漫画,阐释其中的关系。

西医治胃病为什么药不能停?

胃反酸这事儿,是不是个事儿?好像也不是多大的事儿。但最烦人的是感觉烧心,动不动就食管疼痛。我有个朋友一直有胃反酸的毛病,只是他不信中医,只相信西医。结果用了西药后,果然胃反酸的感觉好了很多。

但是有个问题,就是药不能停。为什么?因为西医给他用的是碱!就是一种碱含量很高的药物,专门中和胃酸。

这样的治疗,当然药!不!能!停!

胃酸是西医里的一个概念,中医没有,因为中医里只有阴阳,没有酸碱。胃酸用现代医学解释,就是胃液中分泌的盐酸,它可以杀死食物中的细菌,同时帮助消化食物。人的胃是持续分泌胃酸的,但是分泌量会随着昼夜的变化,或者吃进来的东西不同而发生改变。

一般来说,引起胃酸过多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病理性的。也就是说,本身胃部有疾病,导致胃酸过度分泌。

第二种是长期酗酒,喜欢吃辛辣的食物,生活不规律,不定时用餐,精神紧张,大量吸烟,或者是服用了某些对胃有损害的药物。

偶尔有些人也会出现因为吃了粗粮、红薯、马铃薯等,有胃反酸的经验。那是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糖、酸等,会刺激胃产生大量胃酸。胃酸过多了以后,就常常会反酸。反酸就是胃酸由食管反流到嘴巴里。人的感受就是烧心、食管痛、咽喉痛,吞咽困难,甚至是呼吸道的疾病。

中医怎么看待胃酸?

我们一直都在说,中医治病看症状。上面我罗列的胃反酸的症状,什么烧心啦、食管痛啦、咽喉痛啦等等,在中医里都是热的症状。而且都是胃热的症状,也就是胃有热邪的症状。

它形成的原因——长期酗酒、爱吃辛辣等,和引起胃热的原因也很相近。所以胃反酸在中医里不是病,也不是病源,而是胃有邪热的症状之一。另外还有一点一定要非常明确——胃反酸一定伴有胃气上逆,否则胃酸是无法反流到你的嘴巴里的。

当然很重要,这个决定我们从何论治。

胃先不好,导致了有胃酸分泌过多,然后胃气上逆,才会有反酸。所以胃酸不是病本身,只是症状。我们在治疗的时候不是用碱去中和胃酸,而是治疗胃,让胃恢复自身的功能。

因此中医在治疗胃反酸的时候都会用一些清热化火,降逆止痛的药。比如中成药加味左金丸,汤药清胃散等。

如果只是吃某一类食品就会出现反酸,比如红薯、南瓜之类的甜食,那以后就尽量少吃,可能你的胃对此类高糖食物比较敏感。但是说到底,正常的脾胃是不会有这个问题的,这个敏感还是脾胃虚弱的反应。

这时候就可以用一些健脾养胃,降逆胃气的药。比如香砂养胃丸,摩罗丹等。

幽门螺杆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那再说说幽门螺旋杆菌,还是那个问题:是先有这个细菌呢,还是先有了胃病?这个问题就相当于,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西医对它的定义里有一句话:幽门螺旋杆菌病包括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而且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传染性。

西医是把细菌放在了病源上,认为胃病是由于细菌引起的。然鹅,真的是这样吗?

来看两个我身边的例子吧。我有一个好朋友,她女儿有严重的胃病,比如很容易饿,但是一吃就饱,吃的多了就会胃疼,口气重,反酸,嗳气、心情烦躁。后来她带女儿去查,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指数非常高。

医生说这病传染的很厉害,要她家里其他人也都速速来查,要是有,都得治疗。可是检查结果很意外,除了她女儿,她们全家好几口人,没有一个人有。

再有一个例子,就是我以前的一个同事,她脸色很不好,经常能听见她不停地打嗝,症状和上面我朋友的孩子一样。平时她们科室经常聚餐,常常在一个锅里吃菜。可是后来单位体检,整个科室就她一个人被查出了幽门螺旋杆菌,其他人也都好好的。

按说这个细菌传染性这么厉害,一个家庭,一个科室的人,经常在一起吃饭,怎么会不传染呢?唯一可能的答案就是,这个细菌是需要生存环境的。它只会传染给那些本身就有胃病的人,或者脾胃虚弱的人。

用百度百科上的话来说: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需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看见了吧,不是谁想有就能有的,必须给它提供高级生存条件!

如果一个脾胃正常的人,她的胃是健康的,正气很充足,即使有细菌进来,也很容易被杀死,细菌完全没有生存的环境。可是,如果是本身胃功能很虚弱,有着适合细菌生存的环境,那么这样的人,即使他自己没有产生这样的细菌,细菌进来后也很容易存活,也就是所谓的被传染了。

想明白这事儿,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一个脾胃功能正常的人,是很难被传染上细菌的,这个和禽流感、SARS什么的,都是一个道理。也是为什么有人会被感染有人就不会被感染的原因。

身体强健是根本,细菌是无法寄生在一个健康的环境里的。所以这就引申出治疗此类细菌类的疾病时,我们是应该去杀菌,还是去强健脾胃?

中医治疗幽门螺旋杆菌,不会去用药杀菌,而是从根本上改善胃肠道的功能,让细菌失去生存的环境。治疗时,只会看症状,比如说,对照上面列举的各种症状,是胃热就按胃热治疗,是胃阴虚就按胃阴虚治疗,是胃气不降,就按胃气不降治疗,万变不离其宗。

根本就不要太在意到底是什么细菌,因为细菌不是病源,不是病因,只是症状!有细菌生存,其实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警报。

我治疗过好几个幽门螺旋杆菌的病人,他们都是用目前比较流行的三联疗法治疗过,可是很快就又复发。而且三联疗法的副作用很大,服用后几乎都出现了胃部难受,头晕等症状。

后来停药后,我根据他们胃部的症状用小建中汤加减进行治疗,效果都非常好,而且治愈后也都没有再复发。就是因为中药帮助他们的胃恢复了自身的功能,至于驱邪杀菌,全部交给胃自己解决就好。

延伸阅读

感染幽门螺杆菌四类人群尽快治

来源:广州日报

幽门螺杆菌听起来很可怕,但实际上没那么吓人。”医院消化内科专家聂玉强教授介绍说:“其实,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Hp感染呈世界性分布,感染范围广,感染率高,其发生率仅次于龋齿,居第二位。”

据了解,我国一般人群中的Hp感染率高达50%~80%,属于高感染国家。但绝大多数人尽管胃内终身携带Hp,临床上却一直没有症状,这就叫Hp的携带状态或携带者。研究观察,三分之二的“幽门螺杆菌”患者都无症状,不需治疗。聂玉强强调,过度治疗反倒会引起机体的耐药性、头晕、皮炎、药物过敏等不良后果,严重的甚至会引发药物性肝损害。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大部分幽门螺杆菌携带者无需治疗,但却有四类感染者需尽快治疗:

一是消化性溃疡患者或其他相关胃病患者;

二是糜烂性胃炎患者;

三是父母、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患有胃癌的感染者,幽门螺杆菌可能会加大得胃癌的风险;

四是特别恐慌的患者。

对于以上四种患者,一定要做根除Hp治疗。

康复新液10ml+兰索拉唑30mg+克拉霉素50mg+甲硝唑mg或(阿莫西林1g)+枸橼酸铋钾0mg。

其中好医生康复新液每日3次,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在90%以上。

康复新液能迅速改善胃病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黏膜愈合,缩短愈合疗程,预防和降低胃病复发。

事实上,90%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经过1~周治疗后,体内的幽门螺杆菌往往能被消灭殆尽。

医学专家建议,应当进行全民普查,至少应该对接受过胃部手术、有过胃病、或亲属中有过胃癌的人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查,并对感染者进行杀菌治疗,对胃癌的预防也很有好处。

吃围餐最好用公筷

聂玉强教授告诉记者,幽门螺杆菌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夏天人们喜食凉菜、围餐不用公筷等,都是潜在的危险因素。可以说,幽门螺杆菌其实就是吃进去的细菌,他指出,夏季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这是因为夏季气温高,食物在室温环境下放两三个小时就会开始滋生细菌,幽门螺杆菌就是其中的一种。因此吃不完的剩菜一定要尽快放进冰箱,超过3小时最好就不要再进食。

不少人在夏天胃口不好,喜欢吃爽口的凉菜,但这种冷热交替的饮食习惯,很容易对胃肠造成伤害。尤其是街边一些小吃店里的凉菜,往往都是先提前把材料切好备用,甚至一早上就已经拌好一大盆。即便操作过程都没问题,时间一长也难免滋生细菌。因此,夏天吃东西,尤其是凉拌菜,一定要随吃随做。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要洗手,围餐要尽量使用公筷,避免唾液里的细菌有机会通过筷子传播到食物上并互相传染。如果家里有成员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积极治疗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分餐制,餐具要定时煮沸消毒0分钟。家里的老人一定要摒弃把食物在口中嚼碎了喂食小孩的陋习,防止交叉传染。

小贴士: 三招远离“幽门螺杆菌”

1、餐前洗手、不吃生肉、生吃瓜果时要洗净、去皮。

、幽门螺旋杆菌是经口腔进入人体的,因此,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病从口入。牙具等清洁用品要放在通风的地方。

3、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如果要接受治疗,应忌烟、酒、咖啡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因为这些物质可降低某些药物的生物活性从而减低疗效。含亚硝胺的腌制食品等也具有致癌作用,加上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作用,就会增加癌变的几率。■

责任编辑:小新

本文来源:懒兔子

本文参考资料:

好医生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患者例疗效观察作者赵湘萍,田旭《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应用康复新液联合胶体果胶铋兰索拉唑四联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松涛,葛炳友,兰志超《医药卫生:全文版》

康复新液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作者孙云,李龙健《新中医》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懒兔子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地址
白癜风哪里看的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gangrenjia.net/lcbx/2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