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档案
周岚,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昆明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目前任云南省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常务委员等。
导致胃病发生的原因胃是消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胃病的任何一个常见的症状,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比如上腹部疼痛、腹胀、打饱嗝、黑便、恶心、呕吐、反酸、烧心、食欲下降,时间久了,还可能因营养摄入不足导致营养不良。
引起胃病的病因很多,一般情况下是多因素的结果。常见的病因有:
1.饮酒:长期饮用烈性酒会对胃黏膜细胞造成损伤,酒的浓度越高,损伤越大,急性过量饮酒会使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产生急性胃炎;
2.吸烟:过量吸烟是慢性胃炎的发病因素之一,烟草的主要有害成分尼古丁会刺激胃黏膜,产生有害作用,烟草中的烟碱会引起恶心;
3.药物:长期过量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泼尼松等,也可造成慢性胃炎的发生;
4.饮食:经常不规律进食、过冷过热饮食、暴饮暴食、过多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都易导致胃黏膜损伤;
5.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在过度的精神剌激、劳累与其他精神因素的改变下,使皮层神经细胞过度紧张,神经细胞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导致胃部发生病理变化;
6.幽门螺旋杆菌慼染:幽门螺杆菌通过污染水或食物经口感染,其所分泌的酶和毒素进入上皮细胞,使胃黏膜损害造成炎症;
7.十二指肠液反流:由于幽门功能紊乱,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可使胃粘膜屏障遭到破坏,导致胃炎发生,或使浅表性炎症演变成萎缩性炎症;
8.胃酸缺乏:细菌在胃内生长繁殖,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
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比较大,很多年轻人都有胃病,所以情绪不佳会引起胃病吗?情绪对胃肠功能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受到打击情绪低落、精神萎靡时,常常茶饭不思;而情绪高涨、心情愉快时,食欲倍增。事实上这就是情绪对胃肠产生影响后,表现在胃肠功能上的改变,这种感受的改变可以说是人体情绪变化的“晴雨表”。
过度的思考、思虑,是一种不良、持续的紧张刺激,长此以往,会出现情绪的抑郁,持续的紧张刺激,会引起大脑中5-羟色胺增加,5-羟色胺可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释放,从而导致胃酸分泌减少,食欲减退、胃肠消化功能减退。情绪变化不仅导致消化功能的减退,更严重的,长时间精神紧张或者在一连串精神创伤时,常常会发生消化性溃疡。精神因素不但可能导致溃疡病的形成,而且会影响到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还可能引起溃疡的复发。
(未完待续)
(来源: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云南新闻广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